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国语》·单子知陈必亡》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国语》·单子知陈必亡》鉴赏

古文观止·国语·单子知陈必亡

(周语中)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1】。 遂假道于陈, 以聘于楚。 火朝觌矣【2】, 道笰不可行也【3】, 候不在疆【4】, 司空不视涂【5】, 泽不陂, 川不梁, 野有庾积【6】, 场功未毕【7】, 道无列树, 垦田若蓺【8】,膳宰不致饩【9】, 司里不授馆【10】, 国无寄寓【11】,县无旅舍, 民将筑台于夏氏【12】。 及陈, 陈灵公与孔宁、 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13】, 留宾弗见。单子归, 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14】, 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15】, 天根见而水涸【16】, 本见而草木节解【17】, 驷见而陨霜【18】,火见而清风戒寒。 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 水涸而成梁, 草木节解而备藏, 陨霜而冬裘具, 清风至而修城郭官室。’故夏令【19】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侍而畚挶【20】。菅室之中,土功其始【21】。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 立鄙食以守路【22】;国有效牧,畺有寓望。薮有圃草【23】,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24】,野无奥草,不夺农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25】。国有班事【26】,县有序民【27】。’今陈国道路不可知, 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 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 关尹以告【28】,行理以节逆之【29】,候人为导,卿出郊劳【30】,门尹除门,宗祝执祀【31】,司理授馆,司徒具徒【32】,司空视涂,司寇诘奸【33】,虞人入材【34】,甸人积薪【35】,火师监燎【36】,水师监濯【37】,膳宰致餐,廪人献饩【38】,司马陈刍【39】,工人展车【40】,百官各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大小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使,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41】,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42】,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匪彝【43】,无即慆淫【44】,各守尔典,以承天休【45】。’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46】,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47】?陈,我大姬之后也【48】。弃衮冕而南冠以出【49】,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昔先王之教, 茂帅其德也, 犹恐陨越【50】; 若废其教而弃其制, 蔑其官而犯其令, 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 而无此四者, 其能久乎?”六年【51】, 单子如楚。 八年, 陈侯杀于夏氏。 九年, 楚子入陈。【注释】【1】定王: 周定王, 公元前606—前586年在位。 单 (Shan) 襄公:周定王的卿臣, 名朝, 谥号“襄”, 又称单子。【2】 火: 古代星名, 也称大火, 即心宿二, 属天蝎座, 可在十二月早晨看见。【3】道茀: 无人管理荒芜的道路。【4】 候: 主管迎送客人的小官吏。【5】 司空: 掌管土木建设、 水利工程的官吏, 又称司工。【6】 庾: 堆放在露天的谷堆。【7】 场: 打谷场。【8】蓺(yi): 茅草嫩芽。【9】 饩 (xi): 食粮或饲料。【10】 司里: 掌管房屋的官吏。【11】 国: 国都。【12】 台: 了望台。 夏氏: 陈国大夫夏征舒家族。 夏氏原姓妫。【13】 南冠: 楚冠。【14】 咎: 凶。【15】 辰角: 辰与“晨”通。 角, 古星名, 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一宿,共二星, 属室女座。 在寒露清晨出现, 称角宿。【16】天根: 古星名, 氐宿的别名。 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三宿, 共四星, 属天秤座。 寒露后五日清晨出现。【17】 本: 氐宿的又一别名。【18】 驷: 古星名。 房宿, 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宿, 属天蝎座, 霜降时节清晨出现。【19】夏令: 夏代的月令。【20】 偫 (zhi): 备办。 畚 (ben) 挶 (ju): 木、 竹、 铁制的盛运土工具。【21】营室:古星名,室宿。为北方玄武七宿中的第六宿,共二星,属飞马宿,又称定星。夏历十月的黄昏出现在天空正中,古人认为此时可营造宫室,故得名。【22】鄙食:郊外道路边供饮食的庐舍。【23】薮:洼地。圃草:生长茂盛的草。圃,通“甫”,多,大。【24】耜(si):古代用于铲土的工具,与锹相似。【25】罢(pi):同“疲”。【26】班事:按次序进行的劳役。【27】序民:按次序轮流服役或休息的百姓。【28】关尹:看守关门的官吏。【29】行理:主管外交使节朝觐、聘问的官员。节:符节,一种使者用作凭证的信物。【30】劳:慰劳。【31】宗祝:主管祭祀、祈祷的官吏,宗伯的属官。【32】司徒:主管土地、人口、物产的官吏。【33】司寇:主管司法,刑狱的官吏。【34】虞人:管理山泽的官吏。【35】甸人:主管烧柴的官吏。【36】火师:掌管灯火的官吏。燎:夜间照明的火烛。【37】水师:掌管洗涤的官吏。濯:盥洗。【38】廪人:主管粮秣的官员。【39】司马:这里指掌管养马的官吏。刍(chu):喂牲畜的饲料。【40】工人:掌管手工业的官吏,又称工师,工正。【41】巡守:天子到诸侯国去视察。【42】分族:家族中的分支。【43】匪彝:不法。“匪”与“非”通。【44】慆(tao)淫:怠情放荡。【45】休:吉祥。【46】胤续:继嗣。【47】渎姓:亵渎我们姬姓。【48】大姬:周武王之长女,嫁于陈始祖虞胡为妻,是陈的祖妣。【49】亵(gun)冕:古代帝王的礼服及礼帽。【50】陨越:坠落。【51】六年:同定王六年(前601)。【赏析】国语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有重点地记述了从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五百余年内有关周、 鲁、 齐、 晋、 郑、 楚、 吴、 越等八国的重要史实, 素有“春秋外传”之称。国语在文学价值上虽赶不上 左传, 但亦有写得出色的篇章。单子知陈必亡即为其中之佼佼者。单子知陈必亡熔叙事、 议论为一炉, 在结构上采取了先摆现象、后下结论, 继之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议论剖析的论证方法, 有理、 有力、 透辟、 深刻, 把陈侯必然亡国的道理阐发得淋漓尽致。 尽管作者仍没有跳出时代的窠臼, 但其论述的治国安邦道理, 在今天读起来仍能发人深省。文章共分七个自然段。 在第一段中, 作者首先用排比句式列举了陈侯淫乐疲民、 违拗农时季节, 不注意生产建设, 不执行国与国间的往来原则, 以及骄奢乱伦等十四例。 对所摆现象虽只是客观的记叙,未及稍加评说, 但从历数弊端的用语上, 已可看出单襄公忧心如焚、 五内俱燃的激怒愤懑的心境。“火朝觌矣, 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 司空不视涂, 泽不陂, 川不梁, 野有庚积, 场功未毕……”意韵神态, 大有罄竹难书之慨。这样的写法是在分析议论之前, 先渲染气氛, 以氛围影响读者。 使之先动之以情, 然后再晓之以理, 自然就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历数陈国的种种弊端之后, 文章在第二自然段一开始, 就下了“陈侯不有大咎, 国必亡”这样一个断语, 这可以说是该文的中心论点。 围绕中心论点, 作者又从维护周礼这一主旨出发, 阐释了陈必亡的四大原因,也就是为中心论点提供论据的四个分论点——“废先王之教”、“弃先王之法制”、“蔑先王之官”、“犯先王之令”。文章在对四个分论点进行论证的过程中,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先引证先王之教, 从正面立论说明依循自然规律, 不夺农时, 不蔑民功,廉洁勤政、 克己收心, 乃为治国安邦之本。 如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时, 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先王之教曰:‘雨毕除道, 水涸而成梁, 草木节解而备藏, 陨霜而冬裘具, 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正面立论之后, 紧接着便以王教为尺度衡量是非曲直, 把陈国朝野的混乱现象与王教对比:“火朝觌矣, 而道路若塞, 野场若弃, 泽不陂障, 川无舟梁。”凡此种种, 显然是与天道 (自然规律)、 王教相悖的, 这便是其必亡的第一个原因。 在论证过程中既有理论依据, 又有事实依据, 虚实相补, 雄辩滔滔, 自然就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 第三、 第四个分论点, 大致也是这样进行论证的, 不一一赘述。围绕四个分论点阐发完议论之后, 单襄公 (实际上就是作者) 又来了一段总结性的议论:“若废其教而弃其制, 蔑其官而犯其令, 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 而无此四者, 其能久乎?”到此为止, 作者的观点已全部阐释完毕,而其未尽之意,却犹能促人深思。那就是弘扬先王之教,循守先王之法,尊崇先王之官,奉施先王之令,恢复周礼是兴利除弊、国泰民安的根本。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论证结束之后,作者又用了三个简洁的并列句式:“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用陈灭亡的事实,说明单襄公的推断是正确的。这段仅有二十字的叙述非为节外生枝。它是在这首气势恢宏的乐章奏完之后,重重敲响的一记余音袅袅的终场锣,愈能唤起人们对陈亡的深思与警惕。周朝末期,诸侯割据称雄,各自为政,周礼渐被废弃。一部分忠于周王朝的封建士大夫阶级,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周王朝统治,不断发出恢复周礼的呼号。单子知陈必亡显然也具有这样的思想倾向,因而其四个分论点都是围绕维护主权和传统的伦理纲常来阐发议论的,以期证明只有循规蹈矩,崇先王之教、守先王之法、尊先王之官、循先王之令,才能国泰民安。作者每论必颂王法,每论必倡王道,虽稍显牵强,然其所列举的弊端、剖析的危害却又是客观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单子知陈必亡在遣词用句上很有特点。其文词多采用三、四、五、六字的骈偶化句式。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瘐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敌国宾至,关尹以告,……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理授馆,司徒具徒……”言约意丰,既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又自然流畅,错落有致。骈偶化句式经汉魏没袭,到南北朝时期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文体——骈文,其全篇以俪句、偶句为主,对声律以及用典、比喻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后来字数渐趋骈四俪六,世称“四六文”。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说“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骈文注重形式美,但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典故,常因此而害义。我们今天来研读这些文章时,既要学习古人词语简练、言约意丰的长处,又要切忌简单模仿,以免误入堆砌词藻搞文字游戏的死胡同。

猜你喜欢
  • 高文婷《我的单车丝路情》

    漫漫丝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在21世纪的今天,它又再次重新绽放自己的奇光异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此相聚!在西北有一个

  • 有祝福寓意的古诗词(代表祝福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祝福寓意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示祝愿的诗句,求几句带有祝福意思的唯美古文句子,古人表达祝愿的诗词。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君离别意,同是宦

  • 白居易《葺池上旧亭》全诗赏析

    池月夜凄凉,池风晓萧飒。欲入池上冬,先葺池中阁。向暖窗户开,迎寒帘幕合。苔封旧瓦木,水照新朱蜡。软火深土炉,香醪小瓷榼。中有独宿翁,一灯对一榻。

  • 维昂,鲍里斯作品分析

    【生卒】:1920—1959【介绍】: 法国作家,生于巴黎郊区。父亲的思想比较开明,维昂在父亲的影响下,接受了父亲蔑视金钱,反对教会等思想

  • 白居易《自咏五首》全诗赏析

    朝亦随群动,暮亦随群动。荣华瞬息间,求得将何用。形骸与冠盖,假合相戏弄。但异睡着人,不知梦是梦。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出为差科头,入为衣食主。水旱合心忧,饥寒须手抚。何异食蓼虫,不知苦是苦。公私颇多

  • 适合老师古诗词(关于感恩老师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适合老师古诗词,内容包括急适合赠给老师的古诗词,形容老师好的古诗词,关于感恩老师的古诗词。《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 范小青《走过石桥》经典散文全集

    走过石桥 在我的家乡苏州,周围乡下有许多古老的小镇,我有时候也到这些小镇上去走走。比如周庄。 我头一回去周庄的时候,周庄还没有

  • 《轻与惰是学者之大病.矫轻警惰,即是治病之方,然离却“主敬存诚”四字不得.》什么意思

    《轻与惰是学者之大病。矫轻警惰,即是治病之方,然离却“主敬存诚”四字不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张伯行

  • [清]刘大櫆《游万柳堂记》原文与注释

    在人们所必需的物质生存条件“衣、食、住、行”中,住宅占据重要地位,从最简陋的住所到最豪华的别墅园林之间,存在极大差距,由于人的能力与需求的不同,也存在着千差万别的选择。

  • 《望庐山瀑布》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 【内容】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