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槛遣心二首(其一)》禅思哲理诗赏析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①
去郭轩楹敞②,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③,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注释】
①杜甫:见望岳。
②轩楹:堂前的廊柱,或借指廊间。
③澄江:清澈的江水。
【诗本事】
水槛遣心二首大约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终于得到了安身的处所。
【赏评】
这儿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能够极目远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在春日的黄昏里,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鱼儿在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快地游到水面上。轻捷的燕子,在微风中,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
颔联两句一静,颈联两句一动,而动中却有写静之妙,一幅春临水槛、安宁静谧的江村晚景油然而现。而首联“眺望赊”的点染,愈显居处、视野的宽敞僻远、开阔无碍。一种远离尘嚣之上的闲适愉悦由大自然生命的律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感应而出。而更为重要的是,从杜甫这类为数不多的山水诗中可见诗人似乎远离了早年的汲汲求政与颠沛流离,放弃了其爱之深伤也深的政治理想,平静的生活让他疲惫的心彻底放松,无欲无求(至少诗人在创作此类诗歌时的心理状态应当如此)。杜甫山水诗体现的这种意境恰恰就是净众禅的心要——无忆、无念、莫妄。即无相禅师所说的:“无忆是戒,无念是定,莫妄是慧。”
【诗评选辑】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
-
古今小说 明天启间天许斋藏板本《古今小说》扉页书影 明天启间天许斋藏板本《古今小说》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一名《喻世明言》,又名《七才子书》。四十卷。不题撰人。序称编纂者为“茂苑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感遇(其四) 陈子昂 乐羊为魏将, 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 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 乃属放翁。 孤兽犹不忍, 况以奉君终。 陈子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这是杜甫的一句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上一句是:“独登台”,下一句是:“转眼成空。”
诗句的翻译是:“长年以客身处万里悲秋景,我这百年多病之人孤独登上舞台。”
【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处】唐·杜甫《登高》。【意思】身在万里之外,感伤这萧瑟 的秋天和常年客居他乡的生活,年老多 病,我独自一人登上高台。作客: -
名言: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句意: 阴气是储藏精气且能很快地生发出来; 阳气是保护体外的, 能够使之强
-
王勃《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风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这首诗写于作者漂泊巴蜀的后期。诗人20岁时任沛王府修撰,因戏作《斗鸡檄》被高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记事碑·《重修会宁陇西川乐楼碑记》(陇上铁汉)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记事碑·《重修会宁陇西川乐楼碑记》(陇上铁汉)
-
国学名句“千钧之弩,不以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为尺梃成响”出处和解释
【名句】千钧之弩,不以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为尺梃成响 语出明代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力达千钧的强弩,不因为一只小老鼠而拨动弩牙;重达万石的大钟,不因为长仅一尺的细棍敲击就发出巨响。比喻贤才不会为小
-
风雨中忆萧红丁玲作者简介丁玲(1904~1986),湖南临澧人。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中国当代著名作
-
嘉靖 ① 间,冢宰 ② 严公,擅作威福。夜坐内厅,假儿义子纷来投谒 ③ 。公命之入,俱膝行而进。进则崩角 ④ 在地,甘言谀词,争妍献媚。公意自得,曰:“某侍郎 ⑤ 缺,某补之;某给谏 ⑥ 缺,某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