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唐]孟郊》原文与赏析
[唐]孟郊
谁言碧山曲,不废青松直。
谁言浊水泥,不废明月色。
我有松月心,俗骋风霜力。
贞明既如此,摧折安可得。
苏辙评孟郊说:“郊耿介之士,虽天地之大,无以容其身,起居饮食有戚戚之忧,是以卒穷以死。”这首诗,孟郊用“青松直”和“明月色”明志,可见其“耿介之气”。也因为这耿介之气与时不合,因此,“虽天地之大,无以容其身”。这是孟郊的为人。
诗中,用“碧山曲”、“浊水泥”写世道的污浊、环境的险恶;用“青松直”、“明月色”写自己人格的刚直、品质的高雅;用“不废”和“不污”写自己在溷浊的社会里,顽强地抗争,不屈从流俗的高尚品德。这是孟郊的诗,也是他所追求的人品。
在我国文化传统里,青松因经岁寒不凋,常被用来象征人格的劲节。陈毅元帅就用“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歌颂革命志士在艰苦的环境中,威武不屈、奋勇无畏的革命气节。明月因其皎洁明亮,而象征人品的高洁。李白用“明月不归沉碧海”写日本友人晁衡回国途中溺死大海之事,拿“明月”喻晁衡,赞美他品德的高尚。孟郊用“松月心”述志,表达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以口语直说的方法说理,抒发他“戚戚之忧”的思想感情,却又富于形象,洋溢着诗情画意。你看,以连绵起伏的青山为背景,一株青松卓然挺立其中,那天际,或蓝天白云,或乱云飞度,好一幅“青松劲节”画!后二句,意境更美:大地上,污泥浊水横流,中间却出人意料,闪现出一轮明月,圆如璧,光皎皎,分外醒目。噫!月亮怎么掉进浊水泥中?哦,原来这不是真正的月亮,而只是天空那轮明月的倒影!
“我有松月心,俗骋风霜力。贞明既如此,摧折安可得。”诗人于述志中寓有哲理。“松月心”即“贞明”,如松之贞,似月之明。有了这种品格,那末什么风霜之力也摧折不了。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我们人要注重自我修养,锻炼自己的品格,做到具有“松月心”,那便能刚直不屈,明洁不污。
-
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有一辆洋车跑过来了,车夫是一
-
织妇词元稹【原文】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1]。蚕神女圣[2]早成丝,今年丝税[3]抽征早。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4]。征人战苦
-
【3074】极简进步史(〔英〕罗纳德·赖特著,杨海宇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13 6万字,2017年2月第1版,39元)△共5章:高更的问题;伟大的
-
此诗虽为游览诗,却写出了作者的真实思想与感情,揭示出遁世与匡时的心理矛盾。此诗在写景状物上更显示了自身的特点。
-
屏去佛经与道书,只将语孟味真腴。出门俯仰见天地,日月光中行坦途。 作品赏析【原题】: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约牡丹之饮屏(bǐng摒):除去。腴(yú鱼):丰美,丰润。指《论语》、《孟
-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梅兰”类的诗句。 诗人仔细观赏寒梅,发现面阳者迎风怒放,面阴者含苞蕴寒。一枝腊
-
也许和疼一样也许和疼一样风一阵就扭曲了阳光穿针引线的安慰那么不真实让我躲在纸页的反面辨别你书写的地址乘坐的想象迷幻一座城堡倾泻满月
-
杨万里《明发青塘芦色》宋山水诗鉴赏 杨万里 青塘无店亦无人,只有青蛙紫蚓声。 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 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 回望越台烟雨外,万峰尽处五羊城。 杨万里诗初师江西派,
-
国学名句“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出处和解释
【名句】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火性猛烈,老百姓看到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烧死;水性柔弱,老百姓亲近嬉戏它,就有很多人淹死。这是郑国子产论政时
-
【题 解】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甘肃天水市),又辗转经同谷(现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