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龙游渡江辄为小诗书于船窗·[清]舒位》原文与赏析
[清]舒位
弯弓射潮头,钱王一何思。
王如不射之,潮亦终须去。
舒位(1765—1815),字立人,号铁云,清代大兴(今北京市大兴)人。举乾隆五十三年乡试,屡试礼部不第。诗多羁旅、行役及咏史之作,有的作品对时政有所讽刺。著有瓶水斋诗集、乾嘉诗坛点将录等。
舒位这首诗是对钱王弯弓射潮头一事的评论。据吴越野史卷二记载:五代时候吴越王钱镠修筑海塘,因为潮水冲击,没有办法施工。于是钱镠下令,叫五百名士兵用弩弓向潮水射击,潮头就往东面移过去了。诗人认为,如果钱王不用五百弩弓手去射潮头,潮水最终也会退去的。在舒位眼里,钱王之举有违物理天常:潮起潮落自有规律,潮水涌起了,用箭猛射也不能把潮头射退;不射的话,到时候那潮头也会自然而然地退回去。因此,钱王弩弓射潮头多此一举。舒位的小诗包涵着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哲理。
事物都有多重性。对于钱王射潮头一事,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在登韬光绝顶中则充分肯定了钱王的举动:“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宋氏借钱王射潮头的典故,用“挽强弓”比喻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是对典故的活用。这给钱王射潮头赋予了新意:钱王弯弓射潮头,表现了钱王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伟大的政治抱负。同样给后人以哲理启迪。由此看来,“弯弓射潮头”所蕴涵的哲理性是丰富的、多角度的,而不是单一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用以表达哲理思想的形象在不断地变化着,不断地发展着,某一事物原有的意象的单一化的哲理,由于人们的认识和见解不同,可以变得多样化。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说,古诗的哲理是不可能稳定在一个相似点上的,在流传过程中必定有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发展的过程。正如唐代诗人吕温青出蓝诗所说的:“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颇有哲理情趣。
-
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家卡尔·施特恩海姆*1911-1916年间发表的连续性系列喜剧,结集时标以此名。这一系列喜剧包括《裤子》(1911)、《势力小人
-
鹊桥仙 【宋】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简析】
-
枯木竹石图 元·吴镇作 绢本水墨 纵五三厘米 横六九.八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在中国绘画史上,疏林窠石画派起源于北宋的李成,他所作的寒林图引起了苏轼摹习的兴趣,而苏轼向文同学画墨竹法,两者相参,遂有其笔
-
战时大后方的邮政事业有了较大发展。自1938年到1941年底,共新增邮政局所12000余处,新辟邮路132,000公里。 战前全国电报线共95000余公里。抗战爆发后,电信设施遭到很大的破坏,如电报线
-
【原题】: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鸣连日腊朔之夜雷电彻晓大雨两月乡村人来说虎食人经秋不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含有桃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含有桃花的古诗词,小学描写桃花的古诗,带有桃花的古诗。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
-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讽谏刺俗”类的诗句。 汉武帝刘彻好神仙之道,广求于名山大川。然而,墓中留下的只
-
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慵困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
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幕下人无事,军中政已成。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醉里东楼月,偏能照列卿。
-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每当那缠绵婉转的旋律响起时,总会让我回想起四十多年前我下乡时的知青生活。一九七四年,我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