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一)·[晋]傅玄》原文与赏析
[晋]傅玄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摄衣步前庭,仰观南雁翔。
玄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
清风何飘飖,微月出西方。
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
蝉鸣高树间,野鸟号东厢。
纤云时仿佛,渥露沾我裳。
良时无停景,北斗忽低昂。
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
落叶随风摧,一绝如流光。
本来,时光老人对任何人的赐予都是一个常量,它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珍惜而延长,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贱视而缩短。但是,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时间却有不同的感触。一个有高远抱负的人,总是想争分夺秒地利用自己有限的一生去创建辉煌的业绩,从而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以不朽的事业和名声去使有限的生命得以延长。当他们在理想之路上忘我地奋斗、拼搏的时候,常常会感到岁月催人,时不我待;当他们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未竟之业时,就深感人生如白驹过隙,痛惜生命的短促。然而,当一个人理想落空、愁绪满怀而无所事事的时侯,面对寂寞无聊的时光,不但不会产生岁月如流的感慨和忧思,反倒会有度日如年的愁苦和烦闷。“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两句诗,便是对这两种不同的时间感触的最凝练的概括。
如果着眼全诗来看,诗人是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人物行动和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愁人”是怎样“知夜长”的,故“愁人知夜长”一句可谓全诗的主旨,而“志士惜日短”仅仅是它的陪衬。但是,如果从它们概括了两种不同的时间感触这一点来说,却又是相辅相成,无主次之分的。诗人或许抒写的就是自我的人生体验,就是自己在不同的境遇中的真实感触。但是,诗人并没有把这种体验和感触局限在自我一己的狭小范围,而是由个别推向一般,总提“志士”与“愁人”,于是,真实的个别人生体验便上升为一种普遍的情感现象,选摘下来,确有着启发人珍惜秒阴、及时勉励的积极作用。
如果从诗人的亲身体验这一点说,这两句诗是富于情感的;如果从它揭示了一种极普遍的情感现象这一点说,它却又是富于理趣的。这样,个别与一般,情感与理趣,便十分自然地得到融汇统一。乍看来极平凡的两句诗,经过细心品玩,我们会感到它实际上是那样凝练,那样隽永,那样警策。
-
【5360】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美〕杰弗里·图宾著,何帆译,译林出版社,印张16 375,2020年10月第1版,88元)△4部:一、[1]联邦党
-
《痴婆子传》是一部明清时期的小说,下面是原文和解析: 原文: 痴婆子从小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她因为天生智力有所不足,被人称作“痴婆子”。尽管如此,她勤劳善良,与人为善。她常常去山里采草药,捡漂亮的石头,然后用自己的手艺制作药膏和首饰。虽然她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她总是乐观向上,从不抱怨自己的困境。 解析:
《痴婆子传》是一部明清时期的小说。
痴婆子从小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她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夏天律诗-古诗词网,内容包括描写夏天的七言律诗5首,关于夏天的七言律诗,描写夏天的诗句唐诗五言律诗。原文: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出
-
原注:甲寅立春节,息翁。据《弘一大师年谱》一九一四年条引夏丐尊先生对此《玉连环影》的说明:[民初余僦居杭城,庭有梅树一株,因名之曰[小梅花屋]。陈师曾君为作图,一时朋友多有题詠。图经变乱已遗失,此小词犹能记育,亟为录存于此。丐尊记。]近见一
-
【注释】:管鑑《 养拙堂词》里另有一首《虞美人》,序中说 :“与客赏海棠,忆去岁临川所赋,怅然有远宦之叹。”“这首《醉落魄》就是“去岁临川所赋”的。管鑑原来是龙泉(今浙江省某县名)人,靠父亲的功绩被荫授为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司干办官,任所在
-
集哲卷二十五集哲卷二十五 【原文】 匪贤则愚,唯哲斯尚,嗟彼迷阳,假途闺教。集《集哲》。 【译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才能就会
-
《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经 (二十七年)冬,楚人、陈侯、蔡侯、郑白、许男围宋。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 (二十八年)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楚人救卫。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
-
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金陵万卷楼刊本《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目录书影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金陵万卷楼刊本《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短篇书判体公案小说集。一名《
-
见前面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独觉也。
【名句】见前面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独觉也。 【译文】看到前面的千里,不如看到背后的一寸,所以说遍观不难,而反观就难了。看到能
-
明·刘元卿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1。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2,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