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节选)·[宋]苏轼》原文与赏析
[宋]苏轼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贫家百物初何有。
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
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后,生活困难,心情抑郁。过去在杭州任通判,在密州、徐州、湖州都是地方长官,而在黄州则为“楚囚”,过着“先生年来穷到骨,向人乞米何曾得”(蜜酒歌)的生活。他在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诗中说:“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形容虽似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因此,苏轼为生活所迫,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亲自耕种。通过躬耕实践,使他懂得了许多劳动创造财物的道理。他在东坡八首中深有体会地说:“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同时,他还懂得“种稻清明前”、“分秧及夏初”、“秋来霜穗重”、“新春便入甑”的劳动全过程。
这首诗是苏轼于此时此地写给苏辙的儿子苏迟、苏适(旧时称兄弟之子为“犹子”)及侄女婿王子立的。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前两句以物起兴,第三句开始议论。煮豆作乳,谓以豆浸水磨成浆,滤去滓,煎成豆浆。脂为酥,指用牛羊乳制成的松软食品,油烛,指用油制成照明用的蜡烛。蜜酒,指蜂蜜酿制的酒。他的蜜酒歌·序曰:“西蜀道士杨世昌,善酿蜜酒,绝醇酽。”初,意谓“一点也不”的意思。这三句是说,你们有豆浆、乳酥、蜜酒吃喝,又有蜡烛点燃照明,可这些都是出自贫苦百姓之手,而他们家里却是一无所有呵!这里,表现了苏轼对贫穷劳动者所寄予的同情与怜悯。
接下二句,百巧,形容多种高明的技艺。搜罗,谓寻求与搜集。假合,谓假于异物,合于一体。乱天真,形容仿造得精巧,达到真假难分的程度。这二句是说,自古以来,那许许多多技艺高明的强手,都是穷苦百姓,他们千方百计寻求各种办法,运用多种技巧,制造出许多精美的物品,达到了真假难分的程度。这是苏轼对劳动者聪明才智的热情歌颂。
这首诗,本是苏轼用以教育与勉励后代的,他希望他们读书、作诗要像酿蜜酒一样,“冬不加甜夏不酸”。可是,他却从中道出了一个重要哲理:世界上的一切财富,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技艺超群的劳动者,自古以来都出自穷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一切。
可是,在封建社会里,劳心者视为君子,而劳力者却视为小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贫苦者的一切财物被掠夺走了,连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被看成愚蠢无能。然而,苏轼的这个观点,对孔孟之道的“上智下愚”来说,无疑是一种悖逆。这在今天看来,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首诗通过以事显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读后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古来百巧出穷人”一句,更是言浅思深,耐心寻味,令人叹为观止。
-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
枢密名称更易枢密名称更易 【原文】 国朝枢密之名,其长为使,则其贰[1]为副使;其长为知院,则其贰为同知院。如柴禹锡知院,向敏中
-
展骥端居暇,登龙喜宴同。缔赏三清满,承欢六义通。野晦寒阴积,潭虚夕照空。顾惭非梦鸟,滥此厕雕虫。
-
昔为大堤客,曾上山公楼。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壮志恐蹉跎,功名若云福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戈壁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戈壁的古诗,关于戈壁的古诗,有关“戈壁”的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唐【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2、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白马篇》曹植·
-
诗人在仕隐之间矛盾着,心是痛苦的。许衡为元初的一位著名理学家,笃信程朱理学,居苏门时与姚枢、窦默“相讲习”,“慨然以道为己任”。苏门是太行山的支脉,在河南辉县西北,古所谓“苏门啸”者以此。他的本意是要做官的,但并不随便做官,更不滥做官,只不过是把做官当做“行道”的必要手段而已。至元二年(公元1265
-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作品赏析诗成后,拈首二字为题。【鹤注】此是永泰元年成都作。自天宝十
-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
-
迎亲辞旧苑,恩诏下储闱。昨见双鱼去,今看驷马归。驿帆湘水阔,客舍楚山希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鹊随金印喜,乌傍板舆飞。胜作东征赋,还家满路辉。
-
〔美词荟萃〕 伶仃 寂寞 孤寂 孤独 孤苦 只身 孤单 孤僻 孤寡 孤零零 无依无靠 孤苦伶仃 孤芳自赏 顾影自怜 孤掌难鸣 残灯孤影 孑然一身 离群索居 无亲无故 形影相吊 独守孤灯 孤身只影 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