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阴行(节选)·[唐]李峤》原文与赏析
[唐]李峤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历史上的汉武帝,文治武功,不愧一代英主,但他“斋戒求仙,毕生不倦,亦可谓痴绝”(韵语阳秋)。读司马相如大人赋,他飘飘然有凌云之志;在建章宫铸仙人掌、承露盘,求饮仙露而长生;听臣下说黄帝乘龙上天一事,即叹曰:“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孝武本纪)。其汲汲求仙得道之情,可见一斑。更不必说他封禅祭天,郊祀后土,以时致礼了。李峤的汾阴行即叙述了汉武帝到汾阴祭土神的盛况。
汾阴,古县名,在今山西汾水南边。汉书·郊祀志记载:汉武帝时,在汾阴发掘到一只鼎,鼎大异于众,鼎文镂无款识。有司认为这鼎是黄帝所铸,是天属意于汉的征兆,汉武帝视之为宝鼎。约在公元前113年秋,从祠官宽舒议,汉武帝到汾阴祭祀土神。文学史上传为美谈的秋风辞,就是汉武帝途中在船上与群臣欢宴、即兴所作:“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诗情景交融,伤秋悲老又无可奈何的惆怅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后人因这首诗而称汉武帝为“茂陵秋风客”。李峤汾阴行中“櫂歌微吟彩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即指此事。
汾阴行以“君不见”领起全诗,以想像之笔描绘了“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祠”的壮观场面:河东太守亲自扫除御道,百姓观看,万人空巷,金鼎煌煌有色,牺牲馨香扑鼻,千秋万岁、寿比南山的祝辞惊天动地,真是欢乐极兮!
然而千龄人事,一朝为空,诗人在最后六句中因事及情,慨然而叹。“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这是说汉武帝时热闹非凡的盛地现已面目全非,轻歌曼舞、玉笛瑶琴的青楼经时间流水的冲蚀,如今已成了荆棘丛生、荒芜凄凉的黄土丘墟,两相对照,此情此景实为可哀。
接着的两句“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是诗人抖落历史的风尘,对富贵荣华稍纵即逝的感悟。再临汾阴,举目四顾,唯见青山依旧、汾水长流,不禁潸然泪下。和亘古万代不变的山川相比,富贵荣华能有几时?即使是漫长的人生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珠,真是“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汉武帝这样好神仙,“争那白头方士到,茂陵红叶已萧竦”(崔塗读纪汉武)。
煞尾两句“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用汉武帝当年舟行汾水上,歌秋风辞之事。武帝在欢娱之极时,即“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叹息“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如今在武帝巡行过的汾水上,可以见到的只有年复一年、暑往寒来的大雁。诗人用“秋”来况雁,意在粘连,秋雁年年飞,而曾歌咏过“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飞”的秋风客却早已属于历史了,这是多么悲凉。
无怪天宝末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唐玄宗匆匆离宫出逃之际,听梨园弟子歌汾阴行,唱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时,凄然泣下,称李峤“真才子也”。这种由历史的无穷、人生的有限而萌生的惆怅,这种对富贵荣华转瞬之间成为昔日黄花的感伤和悲绪交加,代代有之,从而产生千古共鸣,司马青衫泪何多,今人读之,则应从感悟中惊觉,生命短促,流年似水,就更应抓紧时机,实现生命的价值。
-
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然而,如果交到的都是损友,非但不是“依靠”,反而是拖累。
-
《出生》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文学作品之一,通过描述出生的场景,表达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文章描绘了新生命的诞生和一切为之守候的动人情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命的奇迹和美好。这篇作品呈现了对生命无限敬畏与赞美,并让人们思考人生本质和目的,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与未来的憧憬。读完作品,不禁让人深深陶醉于泰戈尔的文笔和对生命的热爱,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与神奇。
-
(唐)刘虚 陶家习先隐, 种柳长江边①。 朝夕浔阳郭②, 白衣来几年③? 霁云明孤岭, 秋水澄寒天。 物象自清旷④, 野情何绵联⑤。 萧萧丘中赏⑥, 明宰非徒然⑦。 愿守黍稷税, 归耕东山田⑧。 【题
-
小学二年级古诗词教学案例(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这篇课文怎么讲解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二年级古诗词教学案例,内容包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这篇课文怎么讲解的,怎样给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古诗《回乡偶书》的教学,人教版二年级养成教育古诗。教学内容:人教版二语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之一《草》教材分析: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
-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陆游《洞庭春色》陆 游 陆 游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 ① ,难如人意,空丧天真 ② 。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 ③ 。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人间定无可意,
-
【生卒】:1862—1931【介绍】: 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意识流*小说在奥地利的主要代表。 1862年5月15日,施尼茨勒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家
-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南方旧战国,惨澹意犹存。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楚地阔无
-
此词抒写忆别与怀人之情。上片着意写离亭送别。把酒送君,长亭折柳,离愁如我,更有何人!下片写留君不住,舟行渐远。人世相逢,能有几度!令人不胜感慨。通篇情辞凄婉,余韵悠长。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