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天门
无名氏
【原文】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1]。
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2]。
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3]。
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烦黄[4]。
幡比翅回集,贰双飞常羊[5]。
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6]以宣明。
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7]。
神裴回若留放,瑾冀亲以肆章[8]。
函蒙祉福常若期,寂漻上天知厥时[9]。
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10]。
佻正嘉吉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11]。
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12]。
【注释】
[1]詄(dié):遗忘。荡荡:广远的样子。穆:和乐。临飨(xiǎng):下来享受祭祀。
[2]烛:照耀。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祭祀天神太一时,当晚夜空便有了美妙的光泽。汉武帝信以为真,认为是恩德信义感动了上天。灵:神灵。浸:德泽所沾盖。鸿:广大。豫:安乐。
[3]太朱涂广:指祭神的场所,用红漆涂刷殿的大屋。夷石为堂:也指祭神的场所,用平整的石块砌成的殿堂。梢:舞动的人手里拿着用玉装饰的竿子。体:象征。
[4]俞:答应。幄(wò):帷帐。烦:反射。
[5]回集:回旋的样子。常羊:指逍遥的样子。
[6]华耀:光华照耀。
[7]轧(yà)忽:长远貌。激长至重觞:指祭祀者迅速地多次祭献祭品。激:迅速。
[8]裴回:彷徨,徘徊不进貌。放:寄托。瑾(jìn):通“觐”,觐见。肆:献上。章:乐章,指乐舞。
[9]函蒙:有幸得到。寂谬:虚静的样子。厥时:那时。
[10]泛泛滇(diān)滇:形容众多丰盛的样子。斿(yóu):古同“游”,邀游,从容行走。胪(lú):陈列,陈述。
[11]佻:开始。嘉:吉庆,幸福。休嘉:美好嘉祥。砰隐:盛大的意思。
[12]九阂:九天。六幕:指天地四方。
【作者介绍】
此诗是汉郊祀歌十九章之一,作者不详。作为贵族乐府的汉郊祀歌十九章,其文学价值不容忽视,它和民间乐府一道,构成了完整、丰富的汉代乐府诗歌,其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形象、典雅的语言、虚实相映的手法以及自由活泼的形式,堪与楚辞媲美。
【赏析】
天门一诗,写诸神大开天门,并想象神灵已经允许了汉武帝的请求,让他得以上升天空,成为神仙。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歌是为皇帝出行去参加祭祀而作,应是春祭的登歌歌辞。
-
武昌九曲亭记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子瞻迁[182]于齐安[183],庐[184]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185]蔓延,涧谷深
-
虚舟生 宋代的包拯成了清官中的“珠穆朗玛峰”。他以后的清官往往与他有瓜葛,明朝就有两位,前后辉映:一位是于谦,当河南山西巡抚时,人称“于龙图”,一位是海瑞,海南岛人,又多在南方做官,人称“南包公”。
-
采莲曲李白【原文】若耶溪[1]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2]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3],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
-
【生卒】:1509—1564【介绍】: 法国人,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卡尔文教的创始人。1509年7月10日出生于法国北部皮卡迪的努瓦荣。父亲曾任主
-
《致恰达耶夫》 普希金 爱情、希望、平静的荣誉 都曾骗过我们一阵痴情, 去了,去了,啊,青春的欢愉, 像梦,像朝雾似的无影无踪; 然而,我们还有一个意愿 在心里燃烧: 专制的迫害 正笼罩着头顶,我们都
-
《海棠·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赵惇东风用意施颜
-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搵。拭尽残妆粉。
-
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思想不解说,孤负舟中杯。
-
招熊少府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此词系以一小令代请客柬,颇有生活情趣。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
-
佛 手 记忆当中,第一次见到“佛手”一词,还当是在曹雪芹公的《红楼梦》里。探春屋中,紫檀架上大观窑的大盘内,即盛有数十个娇黄玲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