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舟中棹歌·[清]魏源》原文与赏析
[清]魏源
峡锁群山十万魂,山花四月未缤繙。
前林晓忽花全放,多为溪雷一夜奔。
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魏源,写过大量的政治诗和山水诗,时与龚自珍齐名。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山水诗。这首七言绝句,绘奇景,造奇境,而又蕴含深奥的哲理。
诗人在诗中给我们展现了两幅景色奇特的图画。前两句写的是山峡春晚图,“山花四月未缤繙”,“缤繙”即繁盛之意,春夏之交,山外一片盎然生机,繁花似锦,而山峡内仍然气候寒冷,春风不度,这是常人罕见的景象。作者以锁比拟禁锢、关闭,点出十万花魂沉睡不醒的原因。后两句写的是春峡骤变图,“前林晓忽花全放”,这是诗人细心观察、敏锐识觉的收获。在第二天清晨,前方林木于刚刚露晓的的瞬间,山花一下全部开放,争妍竞艳,一“忽”字把宇宙中瞬间的巨变,摄于笔端。为了突出这一变化,作者改用“三一三”的句式,用奇句展现奇丽的景色。这又缘于一夜春雨,溪水猛涨,声如雷鸣。一“雷”字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对这一奇景由来的体会——花魂是被惊醒的,披露了变化的奥秘。整首诗中大多用俗语熟词,来勾勒奇景,恰是“用常得奇”,“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艺概)
奇景表现了奇特变化的意境。读这首诗,我们会想起白居易也有写山间四月花景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他把山间春迟的景色用来寄托惜春留春的哀怨。但魏源写春迟到山峡,表现出他自己的惋惜和感慨,一个“锁”字充分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而令人振奋的山峡瞬间巨变的描绘,又托付了诗人对春雷的呼唤,对千紫万红的期待。这不是仅仅为了翻新出奇,而是在这变古为新、开辟异境之中,揭示了自然按其规律变化的深刻的哲理。同时,诗人在表现这新奇的意境之时,显示了写作的奇才奇法。诗往往“大起大落,用之长篇”,但在此则四句绝句之中,作者“亦未尝无尺水兴波之法”。前两句,诗以前因后果陈之,以禁锢、关闭的“锁”字引起,继而又以前果后因张之,以震动山谷,震惊山花的如雷水声断后,在诗意表达上形成一巨波狂澜,跌宕起伏,构成山花奇变壮景图,烘托出奇异的意境。清洪亮吉曾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面对四月山花的思索,作者深谙自然发展规律。山花的迟开,不等于不开。“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山峡锁得了春风的吹拂,却挡不住春天的脚步。诗人在秋兴中寓意深远地说过:“鼎新革故神明事”,“断无百载不更弦”。
“屈之甚者伸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魏源默弧·学篇)作者不仅明晓要使山花竞相开放,还得有春雨的倾注,山溪奔鸣的震惊,他还揭示了自然界忽然间骤变的原因。山花之所以在一日天晓之瞬息全都开放,不仅是春雨的浇灌,溪鸣的震惊,难道不也是屈之太甚,伏之太久的缘故吗?
“何不借风雷,一壮天地颜。”(魏源北上杂诗)晚清之际,诗人敏锐感触到时代变革的气息,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胸中的抱负,勇敢地呼唤着时代变革的风雷,来破除陈规陋习,冲破沉闷的空气,期望一举使天地换上壮丽新颜。追求时代精神解放,成了这首诗潜在的主旋律。
-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①。 列郡②讴歌惜,三朝③出入荣④。 江村独归处⑤,寂寞养残生。 【注释】 ①几
-
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两句长江古诗词,内容包括写出两句关于长江的诗句,写出两句关于长江的古诗词名句,有关长江的古诗词名句,俩句。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唐. 杜甫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3
-
谷子长在村庄的坡地上,可它却像我的影子,不管走到哪儿,它都在我的身后站着。站在我身后的谷子,有时离我很近,近到我恍惚自己的身体
-
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是唐
-
齐鲁清之战 (哀公十一年) 【题解】 吴国一直想在各诸侯国称霸,齐国是比较有分量的对手。鲁国夹在它们中间如同当年的郑国,两头
-
刘禹锡·秋词二首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首词以"银烛秋光冷画屏"为开篇,写出了秋天寂静、美丽的景象。接着,诗人以"轻罗已薄未更衣"来形容节气渐凉的时候人们还未改变服装,而内心却已开始感受秋的氛围。第二词中诗人运用众多形象描绘了秋的景色,如"箫声咽,秋风萧瑟","日夕依山尽,宁知松滋味"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寂静和凉爽。
-
落日汉陵道,初寒惨暮飙。遥看山口火,暗渡洛川桥。不见新园树,空闻引葬箫。林◇栖已定,犹此倦征镳。
-
天门无名氏【原文】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1]。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2]。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