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篇·[唐]郭震》原文与赏析
[唐]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郭震(656—713),字元振,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附近)人。咸亨进士,后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神龙中迁安西大都护。先天元年(712)任朔方军大总管。次年因事流新州,旋又起为饶州司马,病死途中。全唐诗录存其诗十八首。
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咏物言志诗。相传是郭震早年任通泉县尉时受武则天召见时所写。武则天读后大加赞赏,命人抄写数十篇,分送李峤、阎朝隐等学士观看,可见该诗的手笔不凡。
古剑,指的是古代的龙泉宝剑。龙泉剑本名“龙渊”。唐高祖名渊,唐人为了避讳,改为龙泉,后人一直沿用。相传春秋时楚王令吴国剑工干将和越国欧冶子为其铸剑,他们用昆吾山的矿石,冶炼成铁,制成了光如水晶、切玉象切泥的宝剑。但此剑后来失落埋没在丰城(今江西省)的一个古牢狱的废墟下,直到晋朝宰相张华夜观天象,发现在斗宿、牛宿之间有紫气上冲于天,便问望气人雷焕,从而知道这乃是宝剑放射的精光。张华遂荐雷焕为丰城令,雷焕到任后,在监狱屋基下掘得宝剑,这才使龙泉宝剑出头露面。郭震在诗中借用这个传说,先写古剑之可贵,后叹其埋没,并指出虽然这样,但仍然是紫气冲天,以此作喻说明能人贤士虽然一时不被朝廷重用,但还是力求见遇以有所作为。实际上诗人是在咏物中咏怀,寄托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通览全诗,我们可领受到哲理教益:人才是不应该埋没的,尽管不见重于时,然而一旦见用,则会成为杰出的人物,在治国安邦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郭震就是如此,后来他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戍守边境,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中宗时出任宰相,为国家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君不见,是古乐府诗用在篇首或篇中的成语。这以下的八句诗,借铸剑的千锤百炼比喻人才的英俊灵秀,非同凡俗:入目而来的是昆吾山冶铁的工场,炼铁炉旁,热浪升腾,光焰四射,火光紫气交相辉映。经过良工巧匠几年的锻造,终于制成了名为龙泉的宝剑。这宝剑的颜色雪白闪亮,连铸剑的人看了也惊叹它奇妙无比。接下去两句诗,以对宝剑形制装饰的赞美,比喻人才的仪表堂堂,素质独异:剑匣用琉璃和玉嵌镶,剑锋光泽有如莲花般鲜丽夺目,剑柄上雕刻的金环也奇彩焕发地映照日月。诗人把宝剑的形、质写足写透,形为写物,实为述怀,为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作好了铺垫,所以荡笔开去:“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在天下太平、没有战事发生的年代,宝剑无用武之地,但仍为君子佩用,亦助英雄行侠,以此比喻贤才的操守端正,行为侠义。宝剑的光彩幽暗而不鲜明,上面刻有龟文龙藻的花纹,这样好的利器在和平时期不如战争时期显得大派用场,似有减色,但终究它在任何时期必不可少。这就像能人贤士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去施展才干一样。可是“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宝剑却遭到抛弃,沦落在牢狱的屋基下面,这等于是在说好端端的人才被弃落一边不去任用。宝剑毕竟是个“宝”,“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它被土掩尘封,但照样是让一道紫气直冲夜空,比作人才哪怕再被埋没,都不可能把才气磨灭。这里,用上述四句诗煞住通篇,是诗人一吐心中不平之气,表达着自己的深衷曲意:一是世上并非没有人才;二是有人才却被埋没未用;三是要去挖掘人才;四是人才不甘沦落,渴望为世所重。“古人意中有不得不言之隐,借有韵语以传之。或慷慨吐臆,或沉结含悽,长言短歌,俱成绝调”(沈德潜:说诗晬语),郭震写这首诗,可看作是夫子自道,托物言志,以宝剑自况,劝诫当朝统治者珍惜与发现像他这样身处下层的人才,这对受到压抑的士子们来说,莫不感奋!
古剑篇,发出了重视人才的心声,议论精到,哲理昭昭,诗人是多么希望社会上不要出现“时人不识凌云木”(杜荀鹤小松)的现象啊!在封建社会里,诗人敢于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写出这种寓意显豁的谏言,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
琴尊诗思劳,更欲学龙韬。王粲暂投笔,吕虔初佩刀。夜吟关月苦,秋望塞云高。去去从军乐,雕飞岱马豪。
-
《沧浪诗话》云: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语,非关理也。 诗有别语,即诗家语。王安石也曾提出,写诗填词要用诗家语。诗 家语即是诗的语言。简言之,就是形象生动且能表情达意的语言。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宋词典故·清言挥玉麈 【出典】 见“玉麈谈宾”条。 【释义】 见“玉麈谈宾”条。 【例句】 省可清言挥玉麈,真须保器全真。(苏轼《临江仙·赠王友道》324)这里用本典劝王氏休要以清谈伤元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部编初一语文古诗词默写,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全册古诗文默写,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默写全六册20道,急人教版初一至初三古文理解性默写。七上古诗词默写1.乱花渐欲迷人眼, 。2. ,江春入旧年。3.老骥伏枥, 。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曹
-
苏轼 欧阳子曰:“小人欲空人之国,必进朋党之说。”呜呼,国之将亡,此其征欤?祸莫大于权之移人,而君莫危于国之有党。有党则必争,争则小人者必胜,而权之所归也,君子安得不危哉!何以言之?而君子以道事君,人
-
今天中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 我很诧异,这年头熟人联系都用微信,打电话的估计不是诈骗就是推销。我接起电话问:“请问哪位?”
-
《兴设学校,延礼文士。》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荀 氏 太元十二年,有道人外国,能吞刀吐火,吐珠玉金银;自说其所受术,即白衣,非沙门也。尝行,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可受升余。语担人云:“吾步行疲极,欲寄君担。”担人甚怪之,虑是狂人,便语之云:“自
-
横担长扁担,直挂两皮箩。内斫三斤,鸡择一只婆。 封建时代老百姓最痛恨的是直接欺压他们的催租吏,宋诗人潘大临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后,诗思被打断,正是这班人作的恶。“忽催租人至,遂败意。”(见《冷斋诗话
-
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握发呼儿延入户,手提新画青松障。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老夫平生好奇古,对此兴与精灵聚。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松下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