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杜牧《过勤政楼》阅读答案附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牧《过勤政楼》阅读答案附赏析

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②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③。
注: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②千秋佳节: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③承露丝囊:群臣赠送的礼物。④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成。  


1、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感昔伤今(昔盛今衰的历史兴亡之感)。暗寓了对唐玄宗晚年荒淫享乐而荒废朝政的批评。同时借古讽今,也是对晚唐统治者的讽刺与批评。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作具体分析
答案:①融情于景。诗人通过写长在阴暗潮湿地方的紫苔,后两句表面上是写勤政楼的实景,但细细体味,却包含诗人感昔伤今的情感。  
  ②衬托或烘托。作者以紫苔见意,又从紫苔说开去,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紫苔上了金铺,当年威严可畏的龙头兽首,而今绿锈满身,如同长满青苔一般,进一步烘托了勤政楼被人遗忘而常年冷落的凄凉衰败景象。(意对即可)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答:对比(反衬)(1分)。一二句主要以勤政楼此刻的衰败冷清与当年之繁华热闹相对比(1分)。后两句主要是苔藓的繁盛与勤政楼的衰败荒凉相对比(1分)。

赏析:
过勤政楼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咏史名篇之一。此诗讽刺唐玄宗徒好勤政之名,后期只顾享乐而误国,千秋节、承露囊之类都成了千秋话柄。
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公元720年(开元八年),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旧历八月五日,唐玄宗为庆贺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并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舞于勤政楼下,又于楼中赐宴设酺,“群臣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千秋节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节。然而由于玄宗晚年“勤政务本”早成空话,到安史之乱爆发,只得被迫退位,唐王朝江河日下,千秋节也随之徒有虚名了,甚至连当年作为赠送礼物的承露丝囊也见不到了。诗的第一句说佳节空在,是总论,第二句说丝囊已无,则是抓住了“承露囊”这个千秋节最有代表性的物品来进一步补衬,使得“名空在”三字具体着实了。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移情于景,感昔伤今。杜牧善于以诗论史,借古讽今。“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这两句采用诗经·王风·黍离的笔法,用宫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长暗示王朝兴衰之意。
诗境浅说续编云:“开元之勤政楼,在长庆时白乐天过之,已驻马徘徊,及杜牧重游,宜益见颓废。诗言问其名则空称佳节,求其物已无复珠囊,昔年壮丽金铺,经春雨年年,已苔花绣满矣。”金铺,是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的,叫金铺,用银做的叫银铺。紫苔是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这两句诗从表面看,写的是景,是“勤政楼”的实景,但细细体味,就会感到这十四个字,字字都饱蘸了诗人感昔伤今的真实情感,慨叹曾经百戏杂陈的楼前,经过一个世纪的巨大变化,竟变得如此凋零破败。可以想象,当杜牧走过这个前朝遗址时,所看到的是杂草丛生,人迹稀少,重门紧闭的一片凄凉景象。
诗人不写别的,偏偏从紫苔着笔。这是因为紫苔那无拘无束,随处生长,自得其乐的样子深深地触动了他此时惨淡失意的心情。失意之心对得意之物,自然格外敏感,体味也就更加深刻了。
作者以紫苔见意,又从紫苔说开去,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令人回味。说紫苔上了金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当年威严可畏的龙头兽首,而此时绿锈满身,如同长满了青苔一般,这就进一步烘托了勤政楼被人遗忘而常年冷落的凄凉衰败的景象。这里,“偏称意”三字写得传神,“偏”,说明万物凋零,独有紫苔任情滋蔓,好像是大自然的偏宠,使得紫苔竟那样称心惬意。这笔法可谓婉曲回环,写景入神了。
这首诗是诗人在极度感伤之下写成的,全诗却不着一个“悲”字。从诗的整体看,诗人主要采用明赋暗比的方法。前两句写的是此刻之衰,实际上使人缅怀的是当年之盛;后两句写的是此时紫苔之盛,实际上使人愈加感到“勤政楼”此时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对比鲜明,文气跌宕有致,读来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 何其芳《雨前》赏析

    何其芳《雨前》原文 1937年,一本薄薄的散文集《画梦录》被授予了《大公报》文艺奖金。获奖的理由是在过去,混杂于幽默小品中间,散文一向给我们的印象多是顺手拈来的即景文章而已《画梦录》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

  • 黄遵宪《双双燕·罗浮纪游图》题画之词作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潘飞声字兰史,爱罗浮山,有游记,与夫人相约偕隐此山中。遵宪借题遣兴,寄托深远。

  •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赏析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赏析 《风雨中忆萧红》是一篇悼念文章,写于萧红在香港去世三个月之后。丁玲怀着痛惜之情追忆自己与萧红的一段短暂的交往。 丁玲与萧红相识于抗战烽火四起的1938年春天。这是两位活跃在三

  • 《先秦散文·管子·权修第三(节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管子·权修第三(节选)》原文鉴赏

  • 《过香积寺》禅思哲理诗赏析

    过香积寺王维①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②。【注释】①王维:

  • 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魏]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又称《陇西行》,乐府旧题,属《相

  • 苏轼《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全诗鉴赏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卧羲轩。风轮晓入春笋节,露珠夜上秋禾根。(或为予言:草木之长常在昧明间,早作而伺之,乃见其枝起数寸,竹笋尤甚。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黄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腾上,若有

  • 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

    撰者不详。存四篇,明万历 (一说嘉靖) 年间刊行。原为日本红叶山文库旧物,今藏内阁文库。熊龙峰为明代书商,本名佛贵,字东润,龙峰乃其号。因书中 《张生彩鸾灯传》一篇的首页 “入话”下有“熊龙峰刊行”

  • 唐宋词之《惠洪《鹧鸪天》》原文、鉴赏和赏析

    惠洪《鹧鸪天》惠 洪 惠 洪 蜜烛花光清夜阑 ① 。粉衣香翅绕团团 ② 。人犹认假为真实,蛾岂将灯作火看 ③ 。方叹息,为遮拦 ④ 。也知爱处实难拚 ⑤ 。忽然性命随烟焰,始觉从前被眼瞒。 注释 ①蜜

  • 余秋雨《阳关雪》全文赏析

    阳关雪余秋雨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