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夜到渔家》阅读答案及赏析
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注释:
①柴扉:柴门。
②竹深:竹林幽深。
②寻沙岸:是说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
④动草衣:草衣,即蓑衣。春风吹动着他身上的蓑衣。
⑴本诗前两联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反映出了渔人怎样的生活状况?试加以分析。
⑵本诗后两联如何写“行客”盼渔人归来的心情?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本诗运用侧面描写,将描写的目光投注在普通百姓生活上,写渔家的位置、渔家的柴扉,天已晚而渔人仍未归,表现了渔家的家境贫寒,劳作辛苦。
(2)颈联首句写“行客”因急切地盼渔人归来而遥望竹林深处的村路,不着一字却把“行客”的焦急心情表露无遗。末两句写天色已晚,钓船渐稀,远远看去,沙堤之上,春风吹拂,一个披着蓑衣的身影出现了,“行客”喜出望外。
二:
1.本诗前两联用什么手法反映渔人怎样的生活?试加以分析。(5分)
2.诗后两联写出了“行客”心情的怎样的变化?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前两联运用侧面描写,1分,将描写的目光投注在普通百姓生活上,写渔家的位置、渔家的柴扉,天已晚而渔人仍未归,3分,表现了渔家的茅舍简陋,家境贫寒,劳作辛苦。1分
2.后两联写出了“行客”从急切到喜悦的心情变化。先写“行客”遥望竹林深处的村路,不着一字却把“行客”的焦急心情表露无遗。3分,再写天色已晚,钓船渐稀,远远看去,沙堤之上,春风吹拂,一个披着蓑衣的身影出现了。在此,句子的调子变得轻快,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突出了“行客”的喜悦之情。3分
赏析:
春天的一个傍晚,诗人行旅至江边,映入眼底的景色,萧索而落寞。诗人一开头就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茅舍简陋,靠近僻远江口,便于出江捕鱼。时值潮涨,江潮浸湿了柴门。诗人在柴门外窥望,发现屋里阒无一人。诗人为何在门外徘徊张望呢?原来他要在这户渔民家里投宿,而屋主人却还未回家。“行客欲投宿”,暗示时已临晚,而“主人犹未归”,则透露出主人在江上打渔时间之长,其劳动之辛苦不言而喻。此时此刻,诗人只好在屋外踯躅,等待,观看四周环境:竹丛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蜒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月亮出来了,诗人焦急地眺望江面,江上渔船愈来愈稀少。用一个“远”字,隐隐写出诗人急于在此求宿的心境。“月出”表示已到了夜里。“钓船稀”则和“主人犹未归”句,前后呼应,相互补充。面对这冷落凄清的境界,诗人渴望主人归来的心情更加迫切。他不停眺望江口,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驶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好像是期待已久的渔人回来了,诗人喜悦的心情陡然而生。结尾一句,形象生动,调子轻快,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语言浅切流畅,活泼圆转。“春风动草衣”句写得尤为传神。正如清人田雯评价张籍诗歌特色时所指出的那样:“名言妙句,侧见横生,浅淡精洁之至。”(古欢堂集)
-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
-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 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 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 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 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018年元旦古诗词祝福,内容包括新年的祝福诗句大全,元旦诗词和祝福语,新春古诗词祝福语。关于新年祝福的诗句大全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二、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三、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四、
-
【3357】世说新语(上、下)(朱碧莲,沈海波译注,中华书局,45万字,2011年5月第1版,66元)△《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刘义庆编撰的一部
-
卖花声·太平吴氏楼会集 乔吉 桃花扇底窥春笑。 杨柳帘前按舞娇。 海棠梦里醉魂销。 香团娇校,歌头水调。 断肠也五陵年少。 乔吉:1280-1345,字梦符
-
首春休沐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册4卷125页1246c)托身侍云陛。昧旦(一作早)趋华轩。遂陪[宛鸟]鸿侣。霄汉同飞翻。君子垂惠顾。期我于田园。侧闻景龙际。亲降南面尊。万乘驻山外。
-
白居易出位白居易出位 【原文】 白居易为左赞善大夫,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1]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
-
读书头欲白,相对眼终青。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看镜白头知我老,平生青眼为君明。故人相见尚青眼,新贵如今多白头。江山万里将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希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