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①眼波横:形容眼神流动如横流的水波。
②眉峰:形容眉弯如山峰。 聚:指双眉蹙皱状如双峰相并。这两句说水是横流的眼波,山是蹙皱的眉峰。
③盈盈:脉脉含情。两句是说先问行人到哪里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u)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此词送别友人,构思新颖。没有送别情境的刻画和别情依依的渲染,开头便着眼于山、水。水是横着的眼波,山是皱着的眉头,将离人的形象放得无穷大,以眉眼盈盈喻山川之美,故乡山河之美。将人之眉眼与自然山水两组意象重复叠加,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形象、情感)
(2)比喻修辞用得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 。想象别致,意蕴生动。。“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洗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用语绮丽生动。(判断技巧、具体解释技巧、表达效果)
【全词赏析】
从标题看,这是一首送别词,然而落笔却有别一般送别诗的伤感情调,显得轻松活泼、俏皮风趣。上片虽是明写朋友归途山山水水的艳丽景色,但也暗扣朋友的家人日夜盼望丈夫归家的情景。由此设想“眉如远山”、“眼如秋水”,“眉眼盈盈处”更是把游子归家和妻盼郎归那种望穿秋水的情感表达得活灵活现。朋友归家所历经的山山水水都拟人化了,于是,路上的一山一水,清澈明亮的江水就是家人的流动眼波,群峰回旋的山峦就是家人的眉峰了。
上片写了归途的景,下片便转而写归家的情。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关联上了。朋友前往的浙东地区,尚是春光明媚,更有明秀的山容水色,奉劝朋友既然赶上了美好春色,就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一定要与它同住了。与上片同样,明写了江南的“春色”,暗扣与家人团聚这一家庭生活中的“春色”,一语双关,俏皮风趣。
通看整首词,几处巧比喻,轻松活泼;几句俏皮话,雅而不俗。
【解题思路】
看到标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词,同时朋友前往的是江南的浙东地区;再读全篇,可以看出词人的语言风格。从第2题的“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还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进而领悟词句的双关义,领悟了这一点,理解全词和回答问题都不困难了。
第1题上片抓住比喻和双关,从对山水的描写中读出人的情感;下片抓住“千万和春住”的奉劝,读出送别的情意。
第2题,王灼的“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的观点分“新丽”与“轻狂”两个方面,理解“新丽”的特点主要从巧妙的比喻入手,理解“轻狂”的特点主要从形象的双关入手。题目只要求回答“新丽”,指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稍加评析即可。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贵阳市中考古诗词背诵,内容包括中考语文古文必背50篇,求中考古诗文背诵篇目,中考必背古诗。观沧海 曹操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4、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5、望岳 杜甫 6、春望 杜甫 7、石壕吏
-
“永遇乐”是宋代的词牌名,也是王祥夫老师的画展的名字。王老师的这次画展在恭王府举办,恭王府是北京著名的古老的王府,王府里有著名的西
-
江有汜 作者: 张红梅 【本书体例】
-
作者: 王富仁
-
形羸自觉朝餐减,睡少偏知夜漏长。实事渐消虚事在,银鱼金带绕腰光。二毛晓落梳头懒,两眼春昏点药频。唯有闲行犹得在,心情未到不如人。
-
作品:项脊轩志 简介本篇选自《震川先生集》。作者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
-
我有过一段在采油厂宣传科做通讯报道员的短暂经历。当时带我的师傅姓陈,我叫他陈师傅。按说写通讯报道也算是舞文弄墨,应该叫老师才对,可
-
弃妇的哀怨。她申述自己的辛勤,控诉丈夫的无情。 习习谷风,(一) 东风吹得多和煦, 以阴以雨。(二) 一会儿阴来一会儿雨。 黾勉同心,(三) 我多么想和你一条心, 不宜有怒。你不当把我来欺凌。 采葑采
-
《梅花·人日梅花病中作》咏梅花诗鉴赏 李群玉
-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希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