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人日梅花病中作》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人日梅花病中作咏梅花诗鉴赏
李群玉
去年今日湘南寺,独把寒梅愁断肠。
今年此日江边宅,卧见琼枝低压墙。
半落半开临野岸,团情团思醉韶光。
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艳亭亭对夕阳。
已被儿童苦攀折,更遭风雨损馨香。
洛阳桃李渐撩乱,回首行宫春景长。
古称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此时即使在江南也并非百花盛开,但梅花却已开始凋残了。诗人在病榻之上看见残梅,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咏梅诗。
前两句写诗人去年今日的行踪,旅居湘南寺(一作湘西寺),独把寒梅而断肠。而今年今日诗人已是卧病在床,江边的宅院里寒梅低压院墙。物虽同而人的境况已不一样了。“琼枝”,指梅枝的美。以下六句着重写梅的外在形态及梅的遭遇。
野岸之梅虽然半开半落,但诗人依然“团情团思醉韶光”。“团”,完美、圆满之意,即诗人依然想到那梅花怒放的美好时刻,一想到这些诗人便有些陶醉了。“韶光”,美好的春光。但作者笔锋一转,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凄凉的景象。一弯斜月挂在虬曲的梅树枝头,白色的梅花对着即将要落山的太阳。“夕阳”、“斜月”给这野岸之梅更增添了寂寞和孤独之感。“玉鳞”,指月下梅花落瓣如鳞片飘飞。“素艳”,指白色的梅花。亭亭写其姿态娇美,但面对夕阳,气氛就有些感伤了。梅处境既然这样冷落孤独,已属不幸。却又屡遭儿童攀折,更经风雨摧残,其色香已所余无几了。此时身罹病患的诗人对梅涌起无限爱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无能为力、爱莫能助的哀愁。
“洛阳桃李渐撩乱,回首行宫春景长”,道出了作者写梅花的实质和用意。正当梅花凋落之际,再看看那些争春弄巧的桃李却开得起劲,不必说古都洛阳,就连帝王的行宫里也透出了一派春光长驻的景象,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呀!
梅傲岸高洁,生在郊野,却要遭摧残;桃李迟开晚放,却能在都城和行宫邀宠献媚。在这样的鲜明对比中,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爱和憎,流露了类似刘禹锡诗所描述的那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慨。不过刘诗尚有超脱达观的豪迈之气。而李诗则是一种充满不平的哀怨忧伤,这显然同诗人病体有关。这或许正是这首咏梅之作的独特之处。
-
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江淹·恨赋 试望平原
-
祭文赏析·《祭奠岳母——献于岳母去世一周年》(佚名)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语出宋林升《题临安
-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
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词单元)答案(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古诗词训练〔二〕答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词单元)答案,内容包括六年级下语文古诗词背诵单元试卷答案,六年级下册古诗文、文学知识答案,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古诗词训练〔二〕答案。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作者:<唐>王维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出处】唐李商隐《 无题三首 》其三。 【鉴赏】昨夜星光璀璨,凉风习习,我们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设宴欢会。 这是诗人在追忆昨日聚会之景。首句点明聚会时间,两个
-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
【名句】人生富贵驹隙过,唯有荣名寿金石 语出清代顾炎武《秋风行》诗。人世间,富贵就像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只有美名可以与金银玉石一样历久不没。说明人生在世不能贪求富贵,而应当建功立业以求得美名。
-
典源出处 《后汉书 党锢列传》: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注曰: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辛氏 《三秦记》 曰河津一名龙门,水
-
【注释】 ①何郎石:何郎即梁代诗人何逊,其《咏早梅》诗极有名:石在何处不详。 【评解】 这首词借咏梅而抒怀旧之情。天气渐冷,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而茅店外,竹篱边,出现了梅花的倩影。上片写“初见横枝”的情景。下片所咏,似花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