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及全翻译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及全翻译赏析

采莲曲二首(其二)
(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
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芙蓉:即荷花。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参考答案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二:
①谈谈你对前两句诗的理解:
答:诗人巧妙地将采莲女与周围的环境组成了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荷叶像罗裙,罗裙似荷叶,一样绿来一样美;少女的脸庞似荷花,荷花的娇艳又映衬着少女的脸庞,一样的红来一样的艳。
②三、四句写出了伫立凝望着在刹那间所产生的感觉,请你谈谈这种感觉:
答:是一种人花难辨的朦胧飘渺之境,令人情飞思动,禁不住会问:“花耶?人耶?”又禁不住会自答道:“花也,人也。”回味不尽,品咂不尽,余韵无穷。
③请谈谈这首诗的艺术构思:
答:如果说可以把这首诗看成是一幅少女采莲图的话,那么画面的中心自然应该是采莲的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也没有让采莲女们在画面上出现,而是将她们“隐”在了田田的荷叶、艳艳的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与荷花,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全诗洋溢着浮动着一种飘渺朦胧的美。

三:
(1)王昌龄的采莲曲中写出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采莲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这首诗刻画的是怎样一位少女的形象?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答]刻画的是美丽、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以自然的清新美丽来衬托采莲少女的活泼美丽,使少女的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意味。
(3)诗中的“向脸”二字用得极为神妙,你的看法如何?
[答]“向脸”二字用得极为神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

(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意趣生动的采莲图,刻画了一群 的采莲女形象。诗的第三句说采莲女“乱入池中看不见”,这是因为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的荷叶之中,叶裙难分;少女的脸庞 ;又密又高的荷叶荷花遮住了采莲女。
答:美丽、快乐(或美丽、活泼/美丽的、充满青春活力的), 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花面难辨;



翻译: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此诗虽然写美丽自然的采莲少女,却始终没有让她们在诗中明显出现,而是巧妙地将她们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田田荷塘,荷花盛开,闻歌却不见人,不禁让人心驰神往。全诗别具一格,悠然不尽。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猜你喜欢
  • 王昌龄《答武陵太守》全诗赏析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作品赏析[注释](1)答武陵太守:作者离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将返金陵,武陵太守设筵相送。作者以诗相谢。(2)微躯:微*之躯体,作者自谦之词。(3)大

  • 描写猫的作品作品解读

    小马哥:

  • 陈师道《舟中二首(其一)》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陈师道《舟中二首(其一)》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①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②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释】 ①风用壮:壮指《大

  • 白居易《东楼竹》全诗赏析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 参禅拜佛悟道古诗词(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参禅拜佛悟道古诗词,内容包括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有关悟道的古诗词,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唐代】白居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白居易的避暑的方法颇有俗趣,又带些哲思

  • 《渔父》情诗三百首赏析

    渔父 作者: 窦春蕾 【本书体例】

  • 《酌贪泉·[晋]吴隐之》原文与赏析

    [晋]吴隐之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此诗录自《晋书·吴隐之传

  • 杜甫《野老》全诗赏析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作品赏析篱前:一作边此诗写于上元元年(760),这时杜甫刚在成都西郊

  • 《泰卦》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下乾上坤)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

  • 郭军平《商鞅雕像前的遐思》散文鉴赏

    迎着猎猎秋风,我再一次踏上了这块土地。 几年前的一次路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虽然对这块神奇的土地有着百般的好奇,然而由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