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幽人对酌》阅读答案附全诗意思赏析
李 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一杯一杯复一杯“这句诗通俗浅近,但意趣丰富。请简要赏析其写法和所蕴含的意趣。
答:这一句虽然通俗直白,但意味丰厚,通过反复的修辞主法和白描的手法,表现了对酌的情形:一是一杯接一杯地喝,可见性格爽快干脆;二是一杯一杯不停地喝,可见喝得很多,酒量很大;三是你一杯我一杯地喝,可见两人对酌兴致很高,关系融洽投机。四是可以想见两人推杯换盏,有说有笑,气氛很热烈。这样写,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很有生活实感。
2、第二句中“一杯”反复运用,说说它的表达作用。(2分)
答案:“一杯”“一杯”复“一杯”,反复运用表明诗人饮酒数量之多,也表达了诗人饮酒时的酣畅淋漓之感。(2分,只写饮酒数量之多,给一分)
3、诗歌的最后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答案:直言率真的诗人(2分,只写到“豪放”给一分)
二
(1)第二句诗率然天真,请说说它的写法和表达作用。(4分)
(2)酒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意向,酒也是李白传情达意的最好媒介。试分析比较本诗和将进酒所表现的形象与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运用了反复的写作手法。表现了对酌的情形,表明诗人饮酒数量之多,也表达了诗人饮酒时的酣畅淋漓之感。(每点1分)
(2) 山中与幽人对酌刻画了率真豪放的诗人形象,(1分)表达了一种随心所欲、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2分)将进酒刻画了自信豪放的诗人形象,(1分)表达了怀才不遇、意气难平的愤激之情。(2分)
意思:在山花丛中,你我对酌,
我们喝了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喝醉想要睡去,你可暂且离开,
如果有意明天再抱琴再来。
赏析:
山中与幽人对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表现了诗人李白和幽居朋友随心所欲、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个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
幽人是指隐居的高人。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诗的一开头就点明了诗人李白与朋友喝酒的地点——山中。对李白来说,山中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所在。盛开的“山花”更加增添了两人喝酒的气氛。此情此境,称心如意,就“一杯一杯复一杯”开怀畅饮。一杯一杯复一杯,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写饮酒之多,而且写快乐的程度。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由于贪杯,诗人李白的朋友喝得大醉,就告诉李白“我已经喝醉,想要睡了,你回去吧!明天你若还觉得有意的话,就请顺便抱只琴来!”“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典故出自晋代伟大诗人陶渊明。宋书记载,陶渊明不懂音乐,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就抚摸古琴,醉了就和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醉欲眠卿且去,几乎用陶潜的原话,表现出一种天真超脱的风度。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独特的所在。盛唐时期,绝句已经格律化。而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却不迁就声音格律,语言上又有飞扬的气魄,有古代歌行的风格。
-
此诗为曹操游仙诗代表作,真实地反映了一代政治家曹操希望完成统一大业,而又无法挽留时光的感伤。 全诗大致可分四节。第一节六句,意谓自然造就的万物,包括贤能的圣人都难免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不必为死亡而忧伤。但由于长生不死传说的影响,曹操
-
巩乃斯河谷南北天山,一对失散的兄弟,苦苦寻亲,绝尘了几千里。沿巩乃斯河,往东,再往东,水源尽处,他们的目光陡然交汇。拥抱,垂泪,使
-
醉尉亭长醉尉亭长 【原文】 李广免将军为庶人,屏居[1]蓝田,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后广拜右北平太守
-
古文观止·《左传》·晏子不死君难 (襄公二十
-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2 ,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蚹 3 ,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4 ,生而有之也 5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6 ,叶叶而累之 7 ,岂复有竹乎 8 ?故画竹
-
【注释】 选自《国语·鲁语下》。 沃土:肥美的土地。 不材:不成才,无用。 逸:安逸,放荡。 瘠土:贫瘠的土地。 向:朝着,向往。 劳:劳苦。 【赏析】 古代君主在开创基业的时候,兢兢业业,十分辛劳,
-
【4277】中国改革顶层设计(张卓元著,中信出版社,22 6万字,2014年7月第1版,58元)三篇11章:1.顶层设计:[1]精心规划的大棋局;[2]撬
-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
[唐]李白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