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的标题“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表明了词作内容和写作对象。
上片,描绘楚山修竹,以竹隐喻人。开头两句,以景起兴,大赞“楚山修竹”,“异材秀出”。字面上写竹材修长高大,实写楚地人才济济。紧接着用排比句,进一步写蕲州的笛竹早已闻名于世,“...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全诗四十八句,按内容分为五节。前十句为一节,写题目中的“水谷夜行”作为全诗的引子。首两句写夜班更深起行的感受。首句鸡声惊起,憨、号、荒这些字给人以荒凉冷落的感觉,“山壁月倒挂”写月将落的景色,生动形象,和首句的荒寒相映成趣。三、四句写早...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宋人咏梅的词不可胜数,并且大多把它写得高不可攀,像要傲视一切,以寄托自己的尘世思想。在写作手法上,象“寿阳”、“弄笛”之类的历史典故,经常被采用。而这首词却能独出心裁,把梅花写得清新高洁,其他花难以望其项背,但在作者笔下,梅花并非傲视一切,...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诗是武则天与女儿太平公主一起游九龙潭时写的游乐诗。首联“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众多的公主后妃在山洞间游玩,想必灰暗的山石会为之光彩四射。前半句是动景映静境;后半句一涧对一峰,高低相形,气势突现。颔联“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想象...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起句“幽姿不入少年场”,其意略同词人《卜算子·咏梅》词中的“无意苦争春”。所以“不争”、“不入”的人,为洁身自好。幽姿者,美姿也。“幽”字有沉静淡泊意味,与歌舞喧闹的“少年场”相对。此句看起来是直接书写,其实是赋与兴相结合,是赞梅,也是...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开宗明义,指出羽林军的来源是“长安恶少”,都是坏得出了名的!他们在楼下打劫客商,转身上楼,便大吃大喝起来。一般强盗作案后,要隐匿潜逃,而这批恶少,堂而皇之,无视法纪。他们不仅转身上楼醉酒,毫无顾忌,而...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纳兰之心,细致到微小的野果亦能勾起忧虑重重。
《元故宫记》中有对红姑娘描述道: “金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空有子,如丹珠,味酸甜可食,盈盈绕砌,与翠草同芳,亦自可爱。”西风瑟瑟惹得些微寒意,翠袖斜倚阑干,清清朗朗的,红...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该诗首联追寻“愁”的踪迹。大千世界,“愁”不会有人主动喜欢,但却无影无踪无时不在人的身边,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愁肠百结”,一半写在人的心灵之窗——“愁眉苦脸”。
颔联揭露“愁”潜入的时机。深...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展示了楚地的萧瑟秋景和诗人的旅途感伤。首二句交代了他到江、汉一带任职,才首次看到荆山,而感叹于它的广袤、绵远。奉义即慕义,对巴陵王表示敬慕,这是一种谦逊的说法。楚塞,指荆山,因其为古代楚国郢都的北边屏障,故称。这两句开篇记游,点明...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诗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而第二句中“豁”则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是一首写山的诗,却没有采用常见的“开门见山”的写法,而是为山的出场先做下了一系列的铺排,诗人所见的对象——嵩山直到末句才出现,增添了嵩山的神秘感。“数峰...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上阕中写春色正浓,在这个时候横鞭策马,还有佳人含情的目光,一双“嫩水吴姬眼”把女子的美貌描绘得生动形象。“鞭影”、“绿障”、“春堤”、“菱丝”、“嫩水”,各种充满了动感、孕育着生命力的事物重合,将词人激动的心情,舒畅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金朝灭亡之后,遗民诗人段克己隐居龙门山中,终身不仕,以诗自娱,成为“河汾诸老诗派”的杰出代表。由于诗人生活在金、元易代的征伐战乱之世,深切体验了“念昔始读书,志本期王佐。时哉不我与,触事多坎坷”(《赠答封仲坚》)的苦况,于是在“藉草便成席,酌泉聊代壶”(《野步仍用韵赠封张二子》)的隐居生活中,“几若...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陆升之,字仲高,山阴人,与陆游同曾祖,比陆游大十二岁,有“词翰俱妙”的才名,和陆游感情好。陆游十六岁时赴临安应试,他正好与陆游同行。绍兴二十年(1150),陆升之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阿附秦桧,以告发秦桧政敌李光作私史事(升之为李光侄婿),...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陆游是南宋有名的书法家,由于胸藏五兵,欲试无路,因此引起下面借酒浇愁、作书泄愤的生动描绘。三至六句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醉中作草书的生动画面:笔力千钧,如银河从天倾泻;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诗人走笔纵横,真是“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夜”和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此词上片写船发香港时的夜景。舷灯渐灭,月色朦胧,极目远望,景色疏淡空旷。下片记水上夜行。狂涛东驶,龙语分明。舵楼一笛风生。光景幽隐而深邃。...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是重阳登高即景抒怀之作,作者从戏马台的荒废,夕阳晚照联想到老境将至,好景不常,自警应该抓紧时间玩赏风光,多作好诗,不须汲汲于世俗之事。
诗的开头两句写景:“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诗句中点明了季节、地点和时间,语意闲...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诗四十句,每八句用一韵,为一层诗意,共五层诗意。声韵随情而变。平仄互换。诗中描绘清漳政通民和,风俗淳古,礼乐之乡,歌颂贤吏李聿。全唐诗有李聿小传,曾作清漳令,后为尚书郎。从全诗中反映了李白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并形象地描绘出理想的社...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词题为玩月,描述词人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宫的幻想之旅,同时,不忘人间百姓疾苦。幻境与现实巧妙结合,读来令人既感奇特,又无比亲切。首二句描写十五月圆之夜的天光月色:皓月当空,月轮的万顷光波,扫射整个宇宙,世界一片澄明透彻。这境界多么美...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是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诗前二联追溯金廷覆亡的原因,后二联抒发国破家亡的情愫以及自己被迫离开京城的痛楚。作者亲身经历改朝换代的沧桑巨变,以一个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深刻反思了金王朝走向覆灭的历史演变。 诗前二联用几个典故追溯金廷覆亡的原因。首联以讽喻的笔致,揭示亡国的根...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上片写瑞香花埋怨曹子方误将丁香花名己,而感到委屈,下笔奇兀,引人入胜:“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珍贵的瑞香花被说成寻常的“紫丁香”,不仅抱怨甚至哭泣,可见事关重大,这就暗喻出瑞香花的不同凡响。“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词人...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首词描绘了黄花城雪后将晓的景象,与《烷溪沙·姜女庙》等或为同时之作。词全用白描,但朴质中饶含韵致,清奇中极见情味。黄花城奇异的景观,作者无聊赖的心绪跃然纸上。
词的上片描写边塞地区凌晨的景色。“五夜”二句谓落了一夜的雪,五更天色欲...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南宋名臣崔与之是广州人,一直被称为“粤词之视”。他开创了的“雅健”为宗旨的岭南词风,对后世岭南词人影响很大。南宋后期的李昂英、赵必王象、陈纪等人,便是这种“雅健”词风的直接继承者。这首词苍凉沉郁,感慨良多,感情与风格都与陆游、辛弃疾、陈...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
-
这一组诗包括五首绝句,总名“书事”,即书写时事之意,约作于至元十三年(1276)元兵攻陷临安,南宋投降后不久。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宋朝沉痛的兴亡感慨和深刻的历史反思,这里选的是其一、其五两首。第一首回顾两宋兴亡,含蓄指出其亡国根源早在立国之初就已经埋下,王安石变法之后更加剧了矛盾。“魏瓠”典出《庄子·逍...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4-05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