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杜村乡相关古诗词(青阳的诗5首)
1.青阳的诗5首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白日每不归。
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
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
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
谁识巢居子。
杂曲歌辞·古别离(沉佺期)
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
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
自君间芳屣,青阳四五遒。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
相思无明晦,长叹累冬秋。离居分迟暮,驾高何淹留。
将赴池州道中作(杜牧)
青阳云水去年寻,黄绢歌诗出翰林。
投辖暂停留酒客,绛帷斜系满松阴。
妖人笑我不相问,道者应知归路心。
南去南来尽乡国,月明秋水只沉沉。
青阳峡(杜甫)
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
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莫。
2.写在安徽青阳的古诗有哪些
七绝--夜宿九华山 五溪桥下小莲青,月上凉阶古寺明。
夜半钟声惊客舍,空中无色色中听。秀华亭 李白 遥望九华峰,诚然是九华。
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
何当余荫照,天造洞仙家。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注: 凤凰句:九华山有松形如凤凰,故名为凤凰松。此处有索道通往天台。
自古人传:上九华山,不到天台,等于没来。此用-语双关。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诗词全文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
--高霁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李白诗词注释原序: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
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徵名。
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
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
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
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
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
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
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
传之将来。青阳馆望九子山 窦叔向 苍翠岧峣上碧天,九峰遥落县门前。
毫芒映日千重树,涓滴垂空万丈泉。武帝南游曾驻跸,始皇东幸亦祈年。
云祠绝迹终难访,唯有猿声到客边。送庞百篇之任青阳县尉 张乔 都堂公试日,词翰独超群。
品秩台庭与,篇章圣主闻。乡连三楚树,县封九华云。
多少青门客,临岐共羡君。送青阳李明府 杜荀鹤 善政无惭色,吟归似等闲。
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求理头空白,离京债未还。
仍闻猿与鹤,都在一船间。次青阳 王安石 十载九华边,归期尚渺然。
秋风一乘传,更觉负林泉。送薛少卿赴青阳 徐铉 我爱陶靖节,吏隐从弦歌。
我爱费征君,高卧归九华。清风激颓波,来者无以加。
我志两不遂,漂沦浩无涯。数奇时且乱,此图今愈赊。
贤哉薛夫子,高举凌晨霞。安民即是道,投足皆为家。
功名与权位,悠悠何用夸。携朋出远郊,酌酒藉平沙。
云收远天静,江阔片帆斜。离怀与企羡,南望长咨嗟。
早发灵芝望九华寄杜员外使君 曹汾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戴月早辞三秀馆,迟明初识九华峰。嵯嵯玉剑寒铓利,袅袅青莲翠叶重。
奇状却疑人画出。岚光如为客添浓。
行春若到五溪上,此处褰帷正面逢。九华山歌 刘禹锡 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
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气势不死如腾屳。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
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轩皇封禅登云亭,大禹会计临东溟。
乘樏不来广乐绝,独与猿鸟愁青荧。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
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九华山费征君所居 罗隐 草堂何处试徘徊,见说遗踪向此开。蟾桂自归三径后,鹤书曾降九天来。
白云事迹依前在,青琐光阴竟不回。尽夕为君思曩日,野泉呜咽路莓苔。
舟中望九华山 李中 排空苍翠异,辍棹看崔嵬。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开。
当时思水石,便欲上楼台。隐去心难遂,吟余首懒回。
僧休传紫阁,屏歇写天台。中有忘机者,逍遥不可陪。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 王安石 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盘根虽巨壮,其末乃修纤。
去县尚百里,侧身勇前瞻。萧条烟岚上,缥缈浮青尖。
徐行稍复逼,所瞩亦已深。精神去亹亹,气象来渐渐。
卸席取近岸,移船傍苍蒹。窥观坐穷晡,未觉晷刻淹。
江空万物息,四面波澜恬。峨然九女鬟,争山一镜奁。
卧送秋月没,起看朝阳暹。游氛荡无余,琐细得尽觇。
陵空翠纛直,照影寒鋩銛。冢木立绀发,崖林张紫髯。
变态生倏忽,虽神讵能占。当留老吾身,少驻谁云餍。
惜哉秦汉君,黄屋上衡灊。等之事嬉游,舍此何其廉。
我疑二后荒,神物久已厌。埋藏在云雾,不欲登昏憸。
又疑避褒封,蔽匿以为谦。或是古史书,脱落简与签。
当时备巡游,今不在缃缣。终南秦之望,泰山鲁所詹。
天王与秩祭,俎豆罗醯盐。苟能泽下民,维此远亦沾。
方今东南旱,土脉燥不黏。尚无肤寸功,岂免窃食嫌。
神莽吾难知,士病吾能砭。文章巧傅会,智术工飞箝。
荐宝互珪璧,论材自楩柟。苟以饰妇妾,谬云活苍黔。
岂如幽人乐,兹山谢闾阎。穴石作户牖,垂泉尚门帘。
寻奇出后径,览胜倚前檐。超然往不返,举世徒呫呫。
高兴寄日月,千秋伴乌蟾。遐追商洛翁,秦火不能炎。
近慕楚穆生,竟脱楚人钳。吾意窃所尚,人谋谅难佥。
这些都是写青阳的 你可以看下。
希望别太麻烦你的阅读。
谢谢欣赏。
3.跟杜有关的诗句
1. 伫闻歌杕杜,凯入系名王。——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卢从愿
2. 翠辇红旗出帝京,长杨鄠杜昔知名。——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苏颋
3. 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相和歌辞•;棹歌行徐坚
4. 必于尧舜日,还似房杜辈。——上孙使君贯休
5. 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送客游蜀张籍
6.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唐儿歌李贺
7.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老夫采玉歌李贺
8. 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恼公李贺
9.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园李贺
10. 临玩忽云夕,杜鹃夜鸣悲。——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李白
11.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杜陵绝句李白
12. 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李白
13.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 其乐心感者, 其声啴以缓; 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 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 其敬心感者, 其声直以廉; 其爱心感者,
名言: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 其乐心感者, 其声啴以缓; 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 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 其敬心感者, 其声直以廉; 其爱
-
【出典】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 【释义】 由于杨得意
-
苏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 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 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
-
外国童话《[意大利] 罗大里·假话国历险记(节选)》鉴赏
-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
-
《词林正韵》 荒径两栖凭,疏林望远行。夙愿疑、风起遐庭。 二十载衷吞噬负,斟薄酒、著相憎。 惟是雨间声,可堪窗里灯。曳阑珊、吹进凄零。 好梦往由多故事,羁绊处、为谁听。
-
李骏虎是个不断自我突破的作家,这种突破源于他不一般的悟性,这种悟性又源于他极聪颖的天资。他供职于作家协会,属于坐班族,能腾出来供写
-
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在苏州看到的景象;五六句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七八句写诗人在异乡为异客的愁苦;最后两句写诗人联想自己家乡的场景,诗境清幽。诗人由景及情,浑然一体,造语清新,自然无拘束。 苏州的六月,正是荷花飘香露珠圆润之时,凉爽的
-
国学名句“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出处和解释
【名句】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语出隋代王通《中说·周公篇》。根据情况灵活行事,天下就不会有弊陋的法规;墨守成规,天下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化。说明治理国家必须善于通达权变,而不能墨守成规。
-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