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高中古诗词填空(湘夫人古诗词填空)
1.湘夫人古诗词填空
九歌·湘夫人
作者: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2.求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 湘夫人 的句子默写考点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3.湘夫人常考名句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扩散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白极想会见至没有会见,中间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主人公的情绪体验染上了某种色彩,于是构成一种审美心境。这时,在湘君的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情与景,水**融,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意境。
-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赠汪伦》是李白的一首诗,该诗以描绘友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汪伦的真挚情感。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衬托诗人的感情。本诗深情而又落寞,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船行水上等景象,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深沉。诗人的情感和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苍凉和意境的壮美。整首诗既是李白对友情的赞颂,也是对友人的告别。
-
厄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曾闻玉井金河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鱼脍,夫妇常作之;又不能独食,召邻母供食之。后,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诗时取以供母。有诗为颂。 ① 诗曰:
-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词篇名。王安石作。《历代诗余》引宋杨湜《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诸公调寄〔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南宋张炎说这首词“清空中有意
-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春蚕到死丝方尽[2],蜡炬成灰泪始干[3]。晓镜但愁云鬓改[4],夜吟
-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
名言: 竖划三才,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注释: 千仞 (ren): 形容极高, 古代以七、八尺或五、六尺为一仞。迥(jiong): 远。 句意: 把所写的字竖起来只有三寸高, 实际却抵得
-
《酒肉弟兄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酒肉弟兄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