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希望的花环》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希望的花环》鉴赏

作者: 解志熙

陈敬容

在一座幽邃而庞大的森林里,有三位女神悲伤地哭泣着。因为不知是由于怎样一种疏忽,那座森林忽然失掉了一切光,为无边的黑暗统制着了。

她们守候着太阳。

但是连月亮也没有,连星星也没有。

三位女神长久地哭泣着,摇散她们底森林样茂密的头发。最年青的一位忽然停止了哭泣,向其余两位提议。

——不要尽管哭泣,光只哭泣是哭不出什么来的,我们来编织花环吧,我们自己来编织希望的花环!

——但是用什么来编织呢?

她们沉默了一会,低垂着沉思的头。

——用快乐来编织!

最年青的那个喊道。

——用幸福来编织!

第二个抢着说。

第三个,那有一只惯于凝注的眼睛,和一个坚毅的前额的,慢慢地抬起头来:

——不,我们要用痛苦来编织!

她底声音仿佛来自一个沉沉的渊底,清澈而沉着,说完这句话后她同其余两个都站起来,将她们底形体溶入黑夜。

她们从黑夜中采撷痛苦,辛勤地编织着希望的花环。

她们编织了整整八年。

鸡啼一遍。

——赶快呵,我们还有三朵花没有编上。

鸡啼二遍。

——赶快呵,我们还有两朵花没有编上。

鸡啼三遍。

——赶快呵!现在我们还有一朵花没有编上,只有一朵……

当启明星在暗黑的天空闪现的时候,三位女神刚好在她们底花环上插上最后一朵花。

用痛苦编织成的花环最后被抛向一个最高的山头。

于是黎明来了,黑暗抖索着向四角躲藏,藏不及的便被初升的旭日所炙灼而枯焦。

希望的花环带着它底痛苦的花朵,高冠于宇宙里最高的一座山峰——

我底祖国呵,我祝福你用痛苦换来的新生,并愿你在充满希望的黎明里永莫忘记长夜的痛苦。

一九四五,八,二六夜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一句人所共知的格言,意思是说,艰难困苦并不可怕,一个人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去艰苦奋斗,就必定会克服艰难险阻,获得成功和胜利。

这其实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一个民族。

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有信念、敢苦斗的伟大民族,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不绝,端赖于此。远的不说,本诗——希望的花环中所写到的八年抗战就是最好的证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华民族的命运陷于严重的危机之中,正如这首散文诗所形容的那样,亡国灭种之祸象“无边的黑暗”一样,似乎侵吞了一切光明,不但没有太阳,甚至“连月亮也没有,连星星也没有”。

然而,即使在这无边的黑暗中,我们伟大的人民的心中仍然燃烧着光明和希望的火焰。毋宁说,在那苦难和黑暗的岁月中,这不息的心火燃烧得更为壮烈。本诗中所写的那三位在漫漫长夜中用痛苦编织着希望的花环的女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充满必胜的信念和光明的希望。

这里我不禁想起另一位诗人戴望舒和他的诗。当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刻,戴望舒曾用充满着深情和信心的诗句祝福人民和土地:“祝福!我们的土地,/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更坚强的生命将从而滋长。”“祝福!我们的人民,/坚苦的人民,英勇的人民,/苦难会带来自由解放。”(元日祝福)当戴望舒因从事抗日宣传活动被日寇逮捕下狱后,受尽折磨,面临着死亡的考验,但这位杰出的诗人坚贞不屈,他怀着必死的决心在日寇的狱中写下了他平生最壮丽的诗篇,表达了他对“永恒的中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太阳和春天“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我用残损的手掌)。

是的,有信念、敢苦斗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在他们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的斗争中,黑暗必将被驱除,“苦难会带来自由解放”。在八年抗战中我们的民族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么?恰如本诗所描写的那三位女神一样,“她们从黑夜中采撷痛苦,辛勤地编织着希望的花环”,经过整整八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赢来了胜利和光明——“于是黎明来了,黑暗抖索着向四角躲藏,藏不及的便被初升的旭日所炙灼而枯焦。”

的确,八年抗战,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既是危险的岁月,也是最壮烈的洗礼,最后的成果不仅仅是战争的胜利,更重要的是民族的新生。这个从民族危亡到民族新生的过程中包含着宝贵的经验教训,它期待着每一个中国人去认真地总结和吸取。在这一点上陈敬容可以说是先行者和有心人。在我看来,希望的花环这首散文诗之所以可贵,不仅在于它真切地揭示了我们这个民族不畏艰险、富有信念、敢于奋斗的伟大精神,而且在于它进一步提醒人们,在赢得胜利,迎来光明之后,千万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和历史的教训,只有牢记过去的黑暗和苦难,才能永保胜利和光明。这后一层意思也许更为重要。在作品的结尾,作者用下述诗句表达了她对新生的祖国和人民的深情祝福和恳切忠告——

我的祖国啊,我祝福你用痛苦换来的新生,并祝愿你在充满希望的黎明里永莫忘记长夜的痛苦。

此正所谓“卒章显其志”。这款款深情的诗句表达的是多么及时的忠告啊!

也许今天的年轻读者中会有人说,这有什么?不过是些如同“居安思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般的老生常谈而已。但我想,真理是不会因为被人常谈而不成其为真理的,更何况,陈敬容的忠告也非泛泛而发,而是对刚刚过去的苦难历史的沉痛总结和对当前现实的某种敏感。从这首散文诗的写作日期看,它作于抗日战争刚刚胜利的日子里。其时全国人民都还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有不少人不免产生了一朝胜利在手,从此万事大吉的天真幻想,与此同时,另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则打着援华的招牌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在这样的时刻,陈敬容的诗句岂仅是恳切的忠告,也是及时的警钟啊。我们不能不佩服她的清醒和警觉。应该说,血的教训使当时还年轻的女诗人迅速成熟了。

让我们永远铭记那苦难的历史,永远不要忘记那血的教训。忘记意味着背叛。

三位女神在漫漫长夜中用痛苦编织希望的花环以迎接黎明的到来,构成了整个作品的意境,这是一种象征性的写法。作者是外国文学,专家,谙熟西方文学,同时对中国古典文学也修养有素,在抗日战争中又曾在西北、西南各地流寓,从而对各地的风俗民情和民间文学传统也有所了解。因此她笔下的三位女神虽然以希腊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为原型,但又有着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三仙女姊妹们的可爱身影。出没在地中海岛国中的女神们落户在中国后,自然要用“鸡啼”这样典型的内陆农业国家的家常计时法,这也增加了这篇作品的中国味和乡土气,令人感到新鲜而又亲切。特别是,把毫不动心地编织他人命运的女神们转化成努力主宰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的象征性形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换,我甚至想说是一个革命性的转换,因为出现在作品中的事实上不再是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的神,而是在苦难中奋争的人了。

猜你喜欢
  • 《闰中秋》

    〔明〕张岱 崇祯七年闰中秋,仿虎邱故事,会各友于蕺山亭。每友携斗酒、五簋、十蔬果、红毡一床,席地鳞次坐。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

  • 《卜算子·凉挂晓云轻赏析》

    《卜算子》,据说借用骆宾王的绰号命名(骆写诗好用数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调始见苏轼《东坡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黄鹤洞中仙》、《楚天遥》。双调,四十四字,

  • 古文辞类纂《韩退之送湖南李正字序》全文

    韩退之送湖南李正字序 贞元中,愈从太傅陇西公平汴州,李生之尊府以侍御史管汴之盐铁

  • 《送从兄郜赏析》

    诗歌首联,感慨人生道路多而漫长,天下之大,不知何时才能与堂兄再次相见。表达了与从兄分别后不知何处能相逢的伤感。   第二联希望珍惜时间,千万不要虚度,不然头发花白也难再相见,表达了岁月不等人,与从兄不知何时能相逢的伤感。这两句长于比拟,

  • 古诗词阅读训练教学计划(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阅读训练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浅谈如何进行古诗词阅读教学,古诗阅读训练(10)。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整个课堂变得生动而活跃,把零散的知识整理,又强化了自己的主体地位,

  • 《宫怨·李益》原文与赏析

    李益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益,字君虞,

  • 《宫怨·司马札》原文与赏析

    司马札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司马札,大中

  • 关于亲人分别的古诗词(亲人离别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亲人分别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亲人离别的古诗,有没有关于亲人之间离别的诗词,关于亲人离别的诗句。《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

  • 林嗣环(清)

    作者简介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县人。生卒年不详。清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官至

  • 宋词典故“君向潇湘我向秦”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君向潇湘我向秦 【出典】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诗:“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见《全唐诗》卷六七五) 【释义】 郑谷诗以“君向潇湘我向秦”伤叹同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