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礼记·战于郎》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礼记·战于郎原文鉴赏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②。曰:“使之虽病也③,任之虽重也④,君子不能为谋也⑤,士弗能死也⑥,不可,我则即言矣⑦!与其邻重汪踦往⑧,皆死焉。
鲁人欲勿殇重汪踌,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注释】 ①选自礼记·檀弓。战于郎,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国攻鲁国,两军战于郎。“郎”与“郊”字形相近,疑传写之误。 ②公叔禺人:鲁昭公的儿子。负杖:扛着兵器。保:城堡。息:休息。 ③使:指徭役。病:劳苦。 ④任:负担,指赋税。 ⑤谋:谋划。 ⑥士:这里指下层官吏。 ⑦我则即言矣:左传·哀公十一年作“吾即言之矣,敢不勉平”。 ⑧重:童,未冠之称。汪踦,邻居少年的姓名。 ⑨殇:未成年而死。殇者所行的丧礼比成年人简单。勿殇:不用儿童的丧礼,用成年人的丧礼。 ⑩干戈:古代兵器,此为通称。
【今译】 战争已经进行到城郊了。公叔禺人看到一个士兵扛着武器走进城堡休息。他感慨地说:“虽然徭役已经使百姓很辛苦了,赋税也使百姓的负担很重了,可是卿大夫不能好好谋划,担负公职的人又没有牺牲精神,这还是不行啊!我既然敢这么说,就得实践自己的话。”于是,就带着邻居的少年汪踌一起冲向敌阵,二人都战死于沙场。
鲁国人想用成年人的丧礼来办汪踌的丧事,于是请教孔子。孔子说:“他既然能够拿着武器保卫国家,你们不用孩子的丧礼给他举丧,不也是很合适吗?”
【总案】 全文伸缩变化,曲折匠心,动人肺腑,言有尽而意无穷。
-
苏轼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
-
作者: 杜牧 【原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
-
苏轼《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一》 但有尊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注释】 (1)此诗作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秋,作者约五十岁,在汴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
-
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
10月21日 广州、武汉失守 : 徐州会战后,日军大举南下。日军大本营御前会议分别于6月15日和9月7日做出攻占武汉和广州的决定。10月7日, 日军第21军主力及协同作战的海军在澎湖群岛之马公完成了集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南乡子 苏轼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 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 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苏轼
-
元戏剧《无名氏》鉴赏 《鸳鸯被》全名《玉清庵
-
[唐]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
-
一 永遇乐bull;天长印象 张子耀 大美天长,灵山秀水,春光无限。福地千秋,风流倜傥,古韵新歌婉。东邻吴越,西连衡楚,鱼米共生池苑。芙蓉镇、探花使者,状元美誉声远。 显昭抗大,弹洞山壁,短剑长刀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