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为政用典名句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谈到改革时,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胸有谋略、动有章法,要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形成,或是由于个人立场、地位、利益,或是由于工作格局、权限、机制。习近平同志还经常强调,形势是会发展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如果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难免会碰钉子。形势变化了,任务升级了,如果还是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来行事,可能就觉得不需要改革,或者不积极去推动改革,就可能误事。所谓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正是说要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正如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解放思想是“总开关”。只有坚持这条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才能摸清利益固化的症结,找准突破问题的方向,推动改革继续前行。
■原典
黄酋书,昨鉴川公亦曾抄寄本兵。此酋贪纵寡谋,终当归吾羁绁。观其书词,已非昔时之倔强,可用其几而制之。……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况今时则易然耳。
——﹝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释义
这是张居正写给宣大巡抚吴环洲的一封信。宣大巡抚,明称巡抚宣府大同地方赞理军务,为明朝初中期设立的一个职位,管理北部边疆地区的宣府、大同府两地的防御。信中提到的黄酋,是蒙古俺答汗之子黄台吉。这封信事涉明朝北部边防,故张居正告诫:“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希望对方审时度势,凡事深思熟虑后再付诸行动,如此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无论做什么,事先有准备才能成功。对此,张居正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陈六事疏中说:“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天下的事情,斟酌计议贵在详备,贯彻执行贵在全力。在答中丞孙槐溪书中还说:“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急于开局之时,务必虑及善终;大凡成功之事,往往源于善始。由此可见,张居正开创的“万历新政”绝非偶然。
-
《过秦楼》 水浴清蟾, ① 叶喧凉吹, ② 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 ③ 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④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⑤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沈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 ⑥
-
作此组诗时作者任职于国子监。国子监职务清闲,作者能读书自遣。他当时还未卷入新旧党斗争,处境比较单纯,所以诗篇虽带有感慨,但在他的作品中情调还是比较闲淡的,不像后来的作品那样有着更多的郁勃不平之气。可是从形式上看,却又颇为特殊:它是两首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含有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含柳的诗句,关于柳的古诗大全,带有柳的诗句:诗题:作者:。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 《寒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注释】 选自唐·李华《吊古战场文》。 萦带:像带子一样环绕。萦,环绕。 纠纷:杂乱交错的样子。 黯:暗淡无光。 悴:忧伤。 曛(xūn):落日的余光。这里指昏暗不明。 蓬:草名。飞蓬,枯后根断,遇风
-
《衣锦还乡》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又《南史》卷五十《刘之遴传》:“除南郡太守,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放令卿衣锦
-
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
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参诗鉴赏 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作于天宝八年(749)
-
范仲淹生平简介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世称“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
-
金·王特起东楼欢宴,记遗簪绮席,题诗纨扇。月枕双欹,云窗同梦,相伴小花深院。旧欢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