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释愁文》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予以愁惨,行吟路边〔1〕,形容枯悴〔2〕,忧心如焚〔3〕。有玄灵先生见而问之曰〔4〕:“子将何疾,以至于斯?”答曰:“吾所病者,愁也。”先生曰:“愁是何物,而能病子乎?”答曰:“愁之为物,唯惚惟怳〔5〕,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6〕。寂寂长夜,或群或党〔7〕,去来无方,乱我精爽〔8〕。其来也难进,其去也易追,临餐困于哽咽,烦冤毒于酸嘶。加之以粉饰不泽〔9〕,饮之以兼肴不肥〔10〕,温之以火石不消〔11〕,摩之以神膏不希〔12〕,授之以巧笑不悦〔13〕,乐之以丝竹增悲〔13〕。医和绝思而无措〔14〕,先生岂能为我蓍龟乎〔15〕!”先生作色而言曰〔16〕:“予徒辩子之愁形〔17〕,未知子愁所由为生,我独为子言其发矣〔18〕。今大道既隐〔19〕,子生末季〔20〕,沉溺流俗〔21〕,眩惑名位〔22〕,濯缨弹冠〔23〕,谘诹荣贵〔24〕。坐不安席,食不终味,遑遑汲汲〔25〕,或惨或悴。所鬻者名〔26〕,所拘者利〔27〕,良由华薄,凋损正气。吾将赠子以无为之药,给子以澹薄之汤〔28〕,刺子以玄虚之〔29〕,炙子以淳朴之方〔30〕,安子以恢廓之宇〔31〕,坐子以寂寞之床。使王乔与子遨游而逝〔32〕,黄公与子咏歌而行,庄子为子具养神之馔〔33〕,老聃为子致爱性之方〔34〕。趣遐路以栖迹〔35〕,乘轻云以高翔。”于是精骇意散〔36〕,改心回趣〔37〕,愿纳至言〔38〕,仰崇玄度〔39〕。众愁忽然,不辞而去。【注释】〔1〕行吟:谓且行且叹。〔2〕枯悴:枯槁憔悴。〔3〕忧心:忧愁之心。〔4〕玄灵先生:作者虚构的对话人物,犹如子虚、乌有先生。〔5〕惚怳:亦作“怳惚”,神志不清貌。怳:恍之异体字。〔6〕盈:满。〔7〕党:集团。〔8〕精爽:犹言精神。左传·昭公七年疏:“精亦神也,爽亦明也,精是神之未著,爽是明之未昭。”〔9〕粉饰:以铅粉敷面,即化妆。泽:脸色光泽。〔10〕兼肴:犹言兼味,指两种以上的菜肴。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11〕金石:艺文类聚、全三国文作“火石”,火石乃取火之石,即燧石。〔12〕摩:抚摩。希:减少。〔13〕巧笑:谓笑貌动人。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丝竹:管弦乐器。〔14〕医和:春秋时名医。绝思:用尽心思。无措:束手无策。〔15〕蓍(shī)龟:卜筮。蓍草与龟为古时卜筮工具,筮用蓍草,卜用龟甲。此指借鉴与明示。〔16〕作色:变脸色。〔17〕辩:通“辨”。〔18〕发:指启发性的话语。〔19〕大道:天道。隐:消失。〔20〕末季:盛世末年。〔21〕流俗:流行的习俗,含贬义。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汙世。”〔22〕眩惑:迷乱。〔23〕濯缨弹冠:喻将出来做官。〔24〕谘诹(zi zōu):征求图谋。〔25〕遑遑汲汲:匆忙不安貌。〔26〕鬻(yù):追求。〔27〕拘:取也。〔28〕澹薄:清静无为。〔29〕
:影宋本、影活字本作“针”,
,针的本字。〔30〕炙:中医治疗法,用艾叶等制成卷,按穴位烧灼,与针法合成针炙。〔31〕安:居住。恢廓:广大貌。〔32〕子遨游:艺文类聚作“三携手”。逝:艺文类聚作“游”与下文“行”相对,疑艺文类聚是。〔33〕庄子:影宋本作“庄生”。馔:饮食。老聃(dān):老子。〔34〕爱性:犹养性。〔35〕遐路:远路。栖迹:隐居。〔36〕精:指人身的灵气。〔37〕回趣:转意。〔38〕至言:指以上玄灵先生之言。〔39〕玄度:深奥之理。【赏析】全文以“予”与“玄灵先生”的问答形式,展示长期被压抑、排斥、忌恨的痛苦,并以老庄及神仙思想为自我解脱,详细地写出其渴望摆脱忧愁的心情。文中语言讲究对仗和四六句的使用,可见骈文之雏型。
-
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
-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
《淮南子》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全文、注释、鉴赏
〔氾论训〕 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① ,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② 。 〔注释〕 ① 川: 河流。 ② 百家: 指春秋战国时期涌现的以救治时弊为目的的诸子百家。《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
-
闻锺渡寒水,共步寻云嶂。还随孤鸟下,却望层林下。清梵远犹闻,日暮空山响。
-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临别的时候向君王叮咛紧要,这誓言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
-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出处】唐.张旭《 桃花溪 》 【意思】飘落的桃花整天地随着溪水漂流,进入桃 花洞的洞口究竟在什么地方?后用来表达一种向往世外桃源的思 想情感。 【全诗】 《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含有国字的古诗词,关于国的古诗词,带国字的古诗有。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更改古诗词读音,内容包括繁星下指点着的绿荫,月夜花棚秋千架下的绿荫"这句话中,朝的,求荫的读音,四年级下册的多音字。荫的读音:yīn、yìn二、汉字释义:[ yīn ] 林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阴影:树~。[ yìn ] 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
-
养心欲诚,择术欲精,自知欲明,责人欲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养心欲诚,择术欲精,自知欲明,责人欲轻。》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