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敬民用典名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敬民用典名句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之江新语·主仆关系不容颠倒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一个人要有道德,一个官员要有官德。对于官员来说,道德最高标准就是爱人民、为人民服务。反之亦然。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部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如果不把人民群众当主人,不愿躬身做“仆人”,那就不配当一名领导干部。如果表面说是做人民的公仆,内心却想做人民的老爷,羡慕高高在上的感觉,甚至伤害群众利益,把“鱼水关系”异化为“油水关系”,让官民和谐演变成对立和冲突,就是最大的官德败坏,就真是“行莫贱于害民”。

树立官德,就要破除“官本位”思想,克服和纠正那种“当官做老爷”的封建习气,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工作路线,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汇于人民,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谋利益。

■原典

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战国至秦﹞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释义

晏子春秋,系后人依托并采缀晏子言行而作。关于上面这段话,近代经学大师刘师培补释认为:“此节四‘意’字,均‘德’字之讹也。‘德’正字为‘惪’,与‘意’形近,故讹为‘意’。”故“意孰为高”,当为“德孰为高”;“意莫高于爱民”,当为“德莫高于爱民”;“意孰为下”,当为“德孰为下”;“意莫下于刻民”,当为“德莫下于刻民”。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叔向向晏子请教:“什么样的品德才是高尚的?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宽厚的?”晏子回答:“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高尚的品德,没有比让百姓快乐更宽厚的行为。”又问:“什么样的品德是低劣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卑贱的?”晏子答:“没有比苛待百姓更低劣的品德,没有比祸害百姓更卑贱的行为。”(关于“行莫贱于害身”,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按:“身”为“民”字之误。)

晏子此言深刻地阐释了为官者应尽的职责。为官者的正己爱民,从来都是一种备受推崇的为官风范;而残民以逞的行为,从来都是受到世人反对和抨击的。

猜你喜欢
  • 苏轼《留题峡州甘泉寺?姜诗故居?》全诗鉴赏

    轻舟横江来,吊古悲纯孝。逶迤寻远迹,婉娈见遗貌。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古人飘何之,惟有风竹闹。行行玩村落,户户悬网罩。民风坦和平,开户夜无钞。丛林富笋茹,平野绝虎豹。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

  • 鲁迅《《出关》的“关”》全文、注释和赏析

    鲁迅的《出关》通过描写关墙上种种遮挡物的变化,传递了他对时代转变的思考。文章从描绘外貌到引申深层含义,触动人们的心灵深处,警示人们注意时代变迁。通过对文章的赏析和注释,我们更能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也更能感受到他独特的文风。这篇文章是我们了解鲁迅,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 苏轼《答秦太虚书》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

  • 国学名句“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出处和解释

    【名句】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语出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用心至真至诚,那么吴国和越国这样的世仇也可以团结在一起;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即使是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形同路人。说明应当诚心

  • 中学生《小池》古诗词鉴赏

    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原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出处】唐祖咏《 终南望余雪 》。 【意思】作者从长安遥望终南山的北麓,只见 连绵的山颠积满了白雪,山岭又高耸于云间,所以,这白雪如同浮现在云 端一般。诗句写冬日终南

  • 苏轼《丙子重九二首》全诗鉴赏

    三年瘴海上,越峤真我家。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唯有黄茅根,堆垅生坳窊。蜑酒蘖众毒,酸甜如梨楂。何以侑一樽,邻翁馈蛙蛇。亦复强取醉,欢谣杂悲嗟。今年吁恶岁,僵仆如乱麻。此会我虽健,狂风卷朝霞。使我如霜

  • 关于家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家的

  • 在沙溪阅读时间

    【3466】在沙溪阅读时间(黄印武著,云南民族出版社,45万字,2009年12月第1版,65元)△寺登街;核心的核心;妙香佛国的前世今生;渐行渐

  •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赏析》

    这是一首奉和应制诗,是臣下奉命应和皇帝陛下首唱之作。这类诗的思想内容大抵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几无可取。但是要写得冠冕华贵,雍容典丽,得体而不作寒乞相,缜密而有诗趣,却也不大容易。   原唱题曰“春日幸望春宫”。这诗是歌咏皇帝春游望春宫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