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大学(节选)·《礼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大学(节选)·《礼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大学(节选)礼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51〕也;弟〔52〕者,所以事长〔53〕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54〕。”心诚求之,虽不中〔55〕,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56〕,一国作乱。其机〔57〕如此。此谓一言偾事〔58〕,一人定国。尧、舜率〔59〕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60〕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61〕,而能喻〔62〕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63〕老,而民兴孝;上长〔64〕长,而民兴弟;上恤〔65〕孤,而民不倍〔66〕。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67〕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68〕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69〕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70〕彼南山,维石岩岩〔71〕。赫赫师尹〔72〕,民具尔瞻〔73〕。”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74〕,则为天下僇〔75〕矣。诗云:“殷之未丧师〔76〕,克〔77〕配上帝。仪监〔78〕于殷,峻〔79〕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80〕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81〕,争民施夺〔82〕。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83〕者,亦悖而入〔84〕。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85〕。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86〕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87〕曰:“亡人〔88〕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89〕曰:“若有一个臣〔90〕,断断〔91〕兮无他技,其心休休〔92〕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93〕,其心好之,不啻〔94〕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95〕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96〕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97〕,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98〕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99〕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100〕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101〕人之性,菑〔102〕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103〕。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104〕,不仁者以身发财〔105〕。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106〕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107〕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108〕,伐冰之家〔109〕不畜牛羊,百乘之家〔110〕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111〕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112〕小人矣。彼为善〔113〕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猜你喜欢
  • 教育兴世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育兴世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教育的古诗,有关教育的诗句,本人急需关于教育的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 古籍名著《孔子家语》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简称《家语》。《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七卷,为孔子门人所撰,至唐代已亡佚。今本《孔子家语》是三国魏经学家王肃托名孔安国所作的伪书。共十卷,四十四篇。 王肃,字子雍,生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卒于

  • 《古文观止·《国语》·展禽论祀爰居》鉴赏

    古文观止·《国语》·展禽论祀爰居 (鲁语上)海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出处】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译注】人生坎坷总是不能 称心如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全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

  • 韩愈《师说》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

  • 部编版初中40篇古诗词鉴赏(整个初中的古诗文赏析)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部编版初中40篇古诗词鉴赏,内容包括整个初中的古诗文赏析,初中语文的所有古诗以及赏析,初中古诗文赏析急。《长歌行》阅读赏析作品简介: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

  •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精选14首)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 1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的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猥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

  • 皮的古诗词(关于皮肤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皮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皮字的古诗或者古文,姓皮的作者古诗,带有皮字的古诗或者古文。1.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2.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____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3.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孟浩然的诗句

    【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处】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译文】 水烟空蒙,船泊江中洲,暮霭淡淡,游子添新愁。抬 望眼,茫茫天宇下,原野空阔

  • 《虚荣的紫罗兰》鉴赏

    作者: 张俊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