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顾志华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和等八人编,1931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1935年第二版,1959年重印。此书收录我国古今各类地名,包括省府郡县、山川要塞、铁路商港、名胜古迹、寺观亭园等,近四万条。每一地名都扼要注明了它的地理位置,演变情况,有的还着重介绍了名胜景物、矿藏特产。全书比较详备,凡历代疆域地志、经史子集各种著作中的地名,均加以搜罗。这是一部常用的查检中国古今地名的重要工具书。
我国从古至今,地理名称一直比较复杂,地名、地域有古今的歧异,变化很大。同名称的不一定是同地,而同一地方却又有不同的名称。北宋以河南开封为都城,称为“东京”,另建“西京”、“南京”、“北京”三个陪都。这里的“西京”并不是西安,而是洛阳,“南京”和“北京”则分别是河南商丘和河北大名。在北宋时代,现在的南京称为“升州建康军”,今天的北京,当时在辽国境内,称为“燕京析津府”。要弄清这些地名,必须使用地名工具书。臧励和等人参考了清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段长基历代疆域表、历代沿革表、杨丕复舆地沿革表和李兆洛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等书,编出了这本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全书按地名笔画排列,第一字相同,则按第二字的笔画排列,翻检很方便。书后附有“行政区域表”、“全国铁路表”、“全国商埠表”、“各县异名表”和“四角号码地名索引”。这本地名辞典对于我们研究历史,阅读古籍是十分有用的。
此书最大的缺点是跟不上今天发展的形势。它是三十年代编成的,距今已有半个世纪。我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行政区域也有许多重大变动。书中所说的“今地”与今天的地点往往相差很大。我们在使用此书时,必须参考现在出版的各种地理工具书,如地图出版社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辑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另外,由于中国地名繁多,编者虽多方搜集,书中脱略讹误处仍不少,见于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书的地名未能全部采录。有些地名的注释也还不够详尽,如“河西额鲁特”条,其注释为即西套蒙古,又需再查“西套蒙古”条。这些缺点的存在,迫切需要我们编写一部新的古今地名大辞典。但在新书编成之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依然是我国现有地名辞典中较好的一种。
-
《带不厌新,人不厌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带不厌新,人不厌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全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总集。六百卷,十六会。唐玄奘译。(译者事迹参见“《大唐西域记》”条) 全书各部分形成年代不一,一般认为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
-
片心高与月徘徊,岂为千锺下钓台。犹笑白云多事在,等闲为雨出山来。
-
《崇节俭,去嗜欲,广学问。》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张道洽自称“癖爱梅花不可医”,生平曾作咏梅诗三百余首。他的诗大多以咏物的体制,刻画摹状梅花的“疏影”、“孤芳”、“骨清”和“恬淡”,赞美其傲
-
孔子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
-
说理清楚、文辞畅达的文章风格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 ……四曰显附。 ( 《体性》) 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 《体性》) 按刘勰在 《文心》 中论及 “理既切至,辞亦通畅” (《奏启》)
-
忆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称。君颐始生须,我齿清如冰。尔时心气壮,百事谓己能。一别讵几何,忽如隔晨兴。我齿豁可鄙,君颜老可憎。相逢风尘中,相视迭嗟矜。幸同学省官,末路再得朋。东司绝教授,游宴以为恒。秋渔荫密
-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
-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出处】唐骆宾王《 在狱咏蝉并序 》。 【意思】没有人相信我的高洁,有谁 能够为我表白我的清白无辜呢?高洁: 高尚,清白。予:我。 【赏析】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