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中学生《十五从军征》古诗词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中学生《十五从军征》古诗词鉴赏

作者: 王之文张国生刘桂兰

【原诗】: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1)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2)?”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3)。”

兔从狗窦入(4),雉从梁上飞(5)

中庭生旅谷(6),井上生旅葵(7)

舂谷持作饭(8),采葵持作羹(9)

羹饭一时熟(10),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原诗作者】:汉乐府

【导读入境】:

十五岁正是如诗如画的年华,然而朝廷的兵役制度却将他过早地推入了战争的深渊。离乡背井,刀光剑影,出生入死,一去就是六十余年。而今,幸得生还的老人回到家乡。他向乡里人问路,急切地打听家人情况,可顺着乡人的指点,望见的却是座座坟冢长满松柏的悲惨情景。终于到家了,六十余年的等待与期盼,不就是想早一点儿回家与亲人团聚吗?而今人去屋空,他所看到的是野兔从狗洞钻出钻入,野鸡在屋梁飞上飞下,庭院当中长满野谷,土井四周蔓延着野葵菜,家园已成废墟。可怜的老人只得在家园的废墟上舂野谷、采野菜来充饥了。强抑悲愤,老人草草做熟了饭,可饭菜做熟后不知给谁吃,再也没有一个人与老人共餐了。老人不忍再看那一个个空置的碗筷,不敢去想晚景的凄凉。出门东顾,不禁泪落衣衫。

【赏析】:

这首民歌通过一个服役六十余年的老兵回乡后所面临的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从另一侧面揭露战争与兵役的罪恶。作品情感深沉凝重,意境凄凉,读后使人产生强烈共鸣。

这首民歌有两个特点:第一,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反映社会现实,暴露战争罪恶。乐府民歌中类似这样的作品很多,如“鼓吹曲辞”里边的战城南,它直接描写战争惨状。通过遍地死尸、鸟啄兽食和水深草长、战士有出无归的荒凉恐怖的画面,将战争的罪恶揭露无遗。而十五从军征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在作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现实,反映社会生活。全诗十六句话,只字不提战争,在客观平实的叙述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通过具体而微的景物描写,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句句都在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本该尽享天伦之乐的老人在饱经战火洗礼,“八十始得归”之后,老人的家人们却在战争的年代中一个个先他而去。这没有战争的背后该是对战争的何等控诉。第二,语言简朴,如话家常。这首民歌如话的程度,和口语没有什么不同。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刻意修饰,平平淡淡,实实在在,似与亲友促膝而谈,娓娓道来。读它的每句话,象吃橄榄,初尝无味,咀嚼回味,便津津然生于口辅间。“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通俗直白的叙述,蕴含着老者六十余年的艰辛与期盼,交织着悲喜共存的思想情感。“家中有阿谁”的询问,恰切地表达了想见到家中亲人的急切心情。诗中写景的句子更是明白如话,耐人回味。“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展现家园成废墟的惨状,简洁之至,自然之极。不渲染,不夸张,真真切切,含义隽永,感人至深。

【思考题】:

1.在揭露战争罪恶方面,本诗是如何构思选材的?它与战城南有什么不同?

2.谈谈本诗的语言特色。

猜你喜欢
  • 印度情思 杨朔

    人在旅途上,又是夜航,最容易倦。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忽然觉得耳朵里像灌满水,铮铮发响,知道飞机正在往下落。一睁眼,只见身边的星星,地面的灯火,密密点点的,恍惚是天上地下撒满珍珠,连成一片。飞机打着旋,我

  • 终生成长

    【4015】终生成长(〔美〕卡罗尔·德维克著,楚祎楠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6 6万字,2017年11月第1版,49 8元)△共8章:[1]思维模式;[2]思

  • 苏轼《仙都山鹿》全诗赏析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 欧阳修《梦中作》全诗鉴赏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 刘禹锡《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全诗赏析

    出震清多难,乘时播大钧。操弦调六气,挥翰动三辰。运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 《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

    《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

  • 杨慎《度索寻橦》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杨慎:度索寻橦 杨慎《西域传》有度索寻橦之国。《后汉书》“跋涉悬度”注:“溪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唐独孤及《招北客辞》:“笮复

  • 人主骄人而亡其国,大夫骄人而亡其家

    《人主骄人而亡其国,大夫骄人而亡其家》 人主:君主。骄人:傲视他人。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君主如果骄傲,就会亡国;大臣如果骄傲,就会丧家。指人只要骄傲,都会招致败亡。汉·刘向《说苑·尊贤

  • 白居易《轻肥》全诗赏析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作品赏

  • 苏轼《答张文潜县丞书》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张文潜名耒,和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同游苏轼之门,并称“苏门四学士”。这四人的诗文不仅得到苏轼的指点,并且因苏轼的赏识誉扬而名闻天下。但苏轼却不以师长自居,而待四人如友朋。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