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荀子名言·权利不能倾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荀子名言·权利不能倾

权利不能倾

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劝学)

【鉴赏】 这几句行文近似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所谓不淫、不移、不屈的“大丈夫之道”,实际也与荀子所说的“君子之德操”相去不远。但凡学习者有所学即有所获,日积月累,学习心得转化为坚定不移的意志与信念,且无论死生富贵,它们在学者日常言行思想中都会得以贯彻不辍,这即是荀子“君子德操”之义。这种因学习所得,发自内心而施于外界的“德操”,不会被威权禄利倾覆;不会人云亦云,因受群体意志所迫而转移;不会因天下局势激荡而放弃信念。士君子在乐生达观时能安守其志,而至燕巢危幕、死生存亡之刻亦须臾不离本志,这也是孟子提出的不因富贵贫贱而改变,不因暴力而屈服的“大丈夫之道”。孔子云:“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孟子云:“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都蕴含着这个道理。胡适在1932年写给毕业生的信中说,学生毕业之后无论选择什么道路发展,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总括起来约有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踏入社会后人们从事的工作常常学非所用,甚至所学全无用处,即使初始尚有一部分人能坚持求知求学,但更多则屈服于现实生存环境的压力,在社会中渐渐变得庸碌,放弃了自己曾经拥有的旺盛求知欲,转而为追逐世俗物欲了。另一方面,年轻学子怀揣着满腔热情与希望投身于社会,慢慢意识到理想与冷酷现实间的差距,棱角渐被磨平,锐气渐被消解殆尽,青年时代的梦想抱负,也往往在周遭众人的言行引导之下转移了初始的方向,最终被这洪炉所泯灭。荀子在这里对于“君子德操”不倾、不移、不荡的论断,或许也正为这种情况所发。今之视昔,或许亦正犹后之视今,愿我们在对志向、理想、信念等美好事物与情感心生迷茫的时候,多多念及荀子此语,无论贫贱窘迫加身,威权禄利外诱,世俗所趋,暴力所迫,都能坚守自己的“德操”,死生由是,不倾不移。孔子有云:“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谨以此共勉。

猜你喜欢
  •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之通,毋强开其所蔽。

    名言: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之通,毋强开其所蔽。 注释: 强(qiang): 迫使, 勉强。蔽: 不明之处。 句意: 善于进行启发教育的人, 应当依据对方明白事理的状况而逐渐使之通晓, 切勿勉

  • 国学名句“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出处和解释

    【名句】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语出宋代姜夔《姜氏诗说》(一作(白石道人诗说))。别人很容易说出来的,我就少说;别人都难以说出来的,我就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话加以说明。说明搞创作不能跟在别

  • 苏轼《减字木兰花》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减字木兰花》·苏轼 苏轼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这首令词当作于杭州任上。词的开头两句,是以龙喻松,将静物活写。上片

  •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苏轼《题怀素草帖?此诗为怀素作?》全诗鉴赏

    人人送酒不曾沽,终日松间挂一壶。草圣无成狂饮发,真堪画作《醉僧图》。

  • “察今”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①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② 。东夏之命 ③ ,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

  • 白居易《题旧写真图》全诗赏析

    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岂止十年老,曾与众苦并。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所恨凌烟

  • 《难舍槐花香》马宝学散文赏析

    空气中飘来淡淡的、甜甜的花香,我知道槐花开了。我是在校园里闻到这香味的,这味道沁人心脾,勾起了我沉睡已久的记忆。小时候,老屋后面有

  •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赏析》

    这首送陈子华的词,写法特别。“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突如其来地提出一个因北望中原而产生的问题,起势突兀,引人注目。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接着才指出问题的具体内容:即是该怎样对待沦陷区

  • 刘白羽《长江三日》赏析

    刘白羽《长江三日》原文 编者注: ① 佛龙克:德国地名,卢森堡被捕后一度关押在佛龙克狱中。 《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的游记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在三日之内,乘坐江津号轮,由重庆沿长江而下的难忘的航程。三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