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列子

简介

列子,又名列子新书,唐宋后又名冲虚真经、冲虚至德真经,相传为列御寇著,共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看,可能是晋朝的著作,抄录了一些先秦的材料。此书有张湛注。张湛,东晋人,他可能是列子一书的编纂者。列子收集了许多民间传说、寓言和神话故事,思想倾向老庄,又与佛教相合。

列御寇,亦称圄寇、圉寇,战国时郑国人,早期道家代表人物,后为道教神化,唐天宝年间诏号“冲虚真人”。

汤问·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注释

①且:将近。 ②惩:苦于。 ③迂:曲折,绕远。 ④指:直。 ⑤龀(chèn):儿童脱去乳齿,长出恒齿,七八岁左右。 ⑥厝:同“措”,安置。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丈,本来是在冀州的南部、河阳的北部。北山有一个叫做愚公的老人,年纪将近九十,面对着高山而住。由于山太高太大,苦于北山的交通阻塞,山路的曲折,愚公召集全家商量。他说:“我们一道齐心协力,竭尽全力将面前的山路险阻之处削平,使道路能直通豫州的南部,抵达汉水的南边,大家觉得可以吗?” 家里的人一听纷纷表示赞同。但他的妻子提出了一个疑问:“凭你的力气,尚且还不够对付那个叫做魁父的小土丘,又如何搬掉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再说,那么多的泥土石块堆到哪儿去呢?”全家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把它扔到渤海的岸边,隐土的北面去!”于是,就开始搬山了。愚公率领子孙中能够挑担子的三个人,砸石头,挖泥土,用箕筐将土石搬运到了渤海岸边。他的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子,刚到换牙的年纪,也跳着去帮忙搬山。河曲有个叫做智叟的老头,嘲笑愚公说:“算了吧!你也实在太傻了点!凭你这点残年余力,尚且还不能拔掉山上的一根小草,又如何去对付这些泥土石块啊!”愚公听完,长叹一口气说:“哎!你太顽固了,顽固得一窍不通,连那个寡妇和小孩子都不如啊!就算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啊!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会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这山上的土石却不会增加,这样还怕挖不平它吗?”河曲智叟听罢,无言可对。这话让山神听到了,他害怕愚公一家不停地挖下去,慌忙去禀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就命令大力神夸蛾氏的两个儿子去背走大山,一座放到了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到了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道路平坦,一路无阻隔。

汤问·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枝,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注释

①讴(ōu):唱歌。 ②枝:通“技”。 ③郊衢(qú):郊外大路。 ④抚节:节,节拍。抚节,轻轻地抚着拍板。悲歌:慷慨激昂地唱歌。 ⑤响:回声。 ⑥谢:道歉。 ⑦鬻(yù):卖。 ⑧欐(lì):梁栋的别称。 ⑨抃(biàn):两手拍击。 ⑩放:同“仿”,仿效。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未学完秦青的技巧,就自以为完全掌握了,便告辞回家。秦青也未挽留他,在城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在席上,秦青敲起拍板,慷慨悲歌。歌声振动了边上的树木,连天上的浮云也都停下来听了。这时薛谭才发觉自己错了,于是他便向秦青认错,请求重新跟他学唱歌,从此绝口不敢再提回家之事。秦青回头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娥东去齐国,路上干粮吃完了,在经过雍门的时候,她就靠卖唱来换取食物。当她离开雍门之后,歌声的余音还在房屋的栋梁上久久萦绕,三天都不散绝,附近的居民以为她还没有离开。她经过旅店的时候,旅店里的人欺负了她。韩娥便拖长声音,悲哀地哭泣。整个乡里的男女老少都为之悲愁,垂泪相对,三天都吃不下饭。于是大家赶忙去追赶她,请她回来。韩娥回来之后,又为大家高声歌唱。乡里的人都为之欢呼雀跃,拍掌起舞,都情不自禁地忘掉了先前的悲哀。于是大家都赠给她许多财物,送她回去。因而齐国雍门一带至今还有人擅长唱歌和悲哭,就是由于仿效韩娥留下的声音。”

猜你喜欢
  • 《教在我而自得在彼.虽以诲人不倦之情,而施之心不专志不致之士,则徒以多言谢教者之责,

    师道类名言赏析《教在我而自得在彼。虽以诲人不倦之情,而施之心不专志不致之士,则徒以多言谢教者之责,君子之所不屑,亦君子所不忍也。》

  •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赏析》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徘徊。”诗一开头,便点明了“世乱”这样一个大的背景。“见落梅”而人在“他乡”,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家乡的梅花。南方“他乡”的梅花已落,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梅花恐怕刚刚绽放吧。由此又想到故乡是否依旧,亲人们是否

  • 张煌言《柳梢青·锦样山河》抒发爱国情怀词作鉴赏

    作为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它切入主题的角度与抒情的风格却不同于一般的豪放词作。上片藉抒伤春意绪表亡国之痛,以云山烟雨、花草莺燕的意象比兴象征,含蓄深婉。

  • 王维《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全诗赏析

    束带将朝日,鸣环映牖辰。能令谏明主,相劝识贤人。遗挂空留壁,回文日覆尘。金蚕将画柳,何处更知春。女史悲彤管,夫人罢锦轩。卜茔占二室,行哭度千门。秋日光能淡,寒川波自翻。一朝成万古,松柏暗平原。

  • 朱弁《春阴》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朱弁(1085—1144),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江西婺(音“物

  • 安武林《秋天的蚊子》

    秋天的蚊子,有毒。有生活常识和经验的人,都那么说。蚊子是个讨厌的东西,讨厌到我都不想去了解和研究它的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蚊子,苍蝇

  • 名画《墨荷图》赏析

    墨荷图 近代·吴昌硕作 纸本水墨 纵一三七厘米 横三五厘米 吴昌硕,别号缶庐等,晚号大聋,是我国近代以诗、书、画、印四绝称雄一世的宗师。陈石遗评他:“书画家诗句少深造者。缶庐出,前无古人矣。”昌硕喜作

  • 小学古诗词鉴赏用书(小学生必备古诗词赏析在哪里)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古诗词鉴赏用书,内容包括请推荐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书,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课外书籍,小学生必备古诗词赏析在哪里。49.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ب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ب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ب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ب萋萋满别情。 [

  • 《庚寅予自莲荡泝流金甫弟顺流赴性善之招舟行赏析》

    【原题】:庚寅予自莲荡泝流金甫弟顺流赴性善之招舟行不相值有感

  • 文天祥·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文天祥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