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古诗词鉴赏
作者: 王之文张国生刘桂兰
【原诗】: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1),亏老先生下手(2)!
【原诗作者】:无名氏
【导读入境】:
元代统治者疯狂地聚敛财富,层层盘剥,致使劳动者无法忍受。此曲正是他们愤怒的控诉:
你们这些贪婪的吸血鬼啊,居然能从燕子口里夺泥,从针尖上削铁,从泥菩萨脸上刮金粉。原本都被你们搜刮净了,你们也决不罢手。
还要剖开鹌鹑那小得可怜的嗉子去寻找一颗豌豆,斩断鹭鸶那又瘦又细的腿去剔取一点精肉,翻开蚊子那干干瘪瘪的肚子去刮取一点油脂……你们这些大大小小的贪婪的吸血鬼啊,亏你们下得手!
【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小令。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无情地讽刺鞭挞了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地主豪绅对劳动者残酷压榨的罪行。
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会有人去燕口夺泥,针头削铁、佛面刮金,也不会有人去嗉里夺豆、腿上劈肉、肚里刳油,但剥削者的贪婪、对劳动人民的无情压榨,确是比比皆是。作者选择“燕口夺泥”等六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剥削阶级的本性夸张到了近乎荒唐可笑的地步。看似不合理的变形,实际表现了最大的合理性。正是这种艺术夸张,突出了剥削阶级贪婪残忍的本质特征,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剥削阶级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罪恶本质。
朴实生动、形象逼真的语言也增添了小令的艺术感染力。如最后一句的“亏老先生下手”这六个字,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特别是“夺”、“削”等几个动词的使用,把剥削者肆意搜刮、鱼肉百姓的丑恶嘴脸活现于读者面前,更显示作品尖锐泼辣的讽刺风格。
【思考题】:
1.摘出此曲中的七个动词,体会它们的生动表现力。
2.此曲中有六个比喻句,分为两组。在讽刺的程度上,是两组同等并列呢?还是一组比另一组更深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
【题解】 赏读一首写景诗,我们往往能得到一种感官的、不同于欣赏一般平面风景画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写景诗不仅能状物、摹色和绘光,而且还能在画面中表现声息和动态。因此,古人将写景诗形象地誉为有声画,认为诗
-
【原题】:过大信口忆西归录载大江渺渺忽二石山如钛猊引出水面东西对峙江形若瓢然而山乃其口然相距犹三四里则江之广狭可见视之信然妙哉写物之功感而赋此篇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金炉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声甘州柳永中意象赏析,内容包括柳永的《八声甘州》,此词上片典型意象,关于柳永《八声甘州》这首诗的赏析?,赏析诗歌八声甘州(柳永)。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处】唐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 【意思】接近黄昏时分仍然望不见友人,诗人心中不由生出淡淡的哀 愁,然而转望四周,清秋时节秀丽的山光又使诗人逸兴稍起。诗句描写
-
闲绕洛阳城,无人知姓名。病乘篮舆出,老着茜衫行。处处花相引,时时酒一倾。借君溪阁上,醉咏两三声。
-
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身缘。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长古诗词朗诵稿,内容包括求5分钟时长的经典诗词朗诵,长的诗歌朗诵稿,求古诗词朗诵稿,学生的,我们4个人。沁园春·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
-
苏轼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 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此诗描写作者在春日里百无聊赖,喝酒昏睡,浑浑噩噩地度日的情景,从而流露出遭人谗害排挤,有志难逞,年华虚度的牢骚。 小诗以午睡醒
-
【3085】领导力的5个层次(〔美〕约翰·麦克斯韦尔著,金城出版社,16万字,2017年1月第1版,39 8元)△领导力的5个层次分别是:1.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