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之足常足》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知足之足常足翻译与解读
天下有道01,卻走马以粪02。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03。
罪莫大于可欲0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0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06。
今 译
有道之世,不用跑马,粪施田畴。无道之世,戎马生育于郊野。
罪过没有比贪欲更大,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灾殃没有比贪得更大。所以,知道满足的满足,就会永远满足。
评 议
此章,楚简本、帛书甲乙本无“天下有道,卻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四句。而河上公本、王弼本有此四句,河上公为此章命题为“俭欲”。说文解字曰:“俭,约也。”可知“俭欲”,即节欲之意。有此四句与无此四句,则大不相同。有此四句,是在批判无道人主,总不知足,为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淫欲,而发动掠夺战争,给人民造成深重災难。无此四句,是说世人不知“知足之足,常足矣”的道理,而一味地“欲得”,这正是造成罪、祸、咎的根源所在。缺少前面对无道之君为一己之淫欲发动掠夺战争的批判内容,并不符合老子本旨。
宋代林希逸对此章的解读非常正确,可供读者参考。他说:“战争之事,皆自欲心而始,欲心既萌,何时而足?唯得是务,所以为罪、为祸、为咎也。惟知足者以不足者为足,则常足矣。此又发明前章‘知足不辱’之意。”
但是,过去有些治老学者对此章的解读,也出现了偏差。例如,已故张松如先生说:“有人曾说,老子是兵家。可是从古以来,哪里会有反战的兵家呢?”(老子校读)其实,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第五十七章)此即足以说明老子并非反对正义战争,而只是反对非正义的掠夺战争及其给人民造成的灾难。
针对此章老子说“知足之足,常足矣”,张松如先生说:“老子认为战争是由于封建统治者不知足、贪心重所引起的,只要能知足,满足现状,不贪求什么,就不会发生战争:‘知足之足,恒足矣。’这是一种唯心史观。至于‘寡欲’、‘知足’的提出,对当时封建贵族领主集团的无厌欲求,无异于是一个强烈的抗议。”(同上)显然,张先生认为老子“知足之足,恒足矣”,是一种唯心史观,这是不能成立的。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之足,常足矣”等,富有深邃的哲理内涵,是千古不朽的“醒世恒言”! 这与唯心史观,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注释
01天下:指天下人主。有道:指清明廉洁而言。02卻:广雅 · 释言曰:“卻,退也。”走马:跑马。粪:马粪。以上两句:奚侗曰:“有道之世,兵革不兴,却退走马,使粪除田畴。”03戎马:战马。郊:吴澄曰:“郊者,二国相交之境。”两句:吴澄曰:“无道之世,寇敌日侵,郊外数战,戎马不得归育于国
-
《南歌子 过严关》·张孝祥 张孝祥 路尽湘江水,人行瘴雾间。昏昏西北度严关。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北雁连书断,秋霜点鬓斑。此行休问几时还。唯拟桂林佳处,过春残。 这是作者被贬去广西桂林的路上,途经严关
-
宋词典故·吴下阿蒙 【出典】 《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鲁)肃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蒙曰:‘在军中常告多务,恐不容易复
-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出处】唐刘方平《 春怨 》。 【意思】太阳落了,天近黄昏,皇帝不来临幸,金屋中的美人在流泪。此借宫人的失宠,比喻自己的怀才不遇。 【鉴赏】夕阳西下,黄昏降临
-
吴兆骞《混同江》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吴兆骞 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 襟带北庭穿碛下,动摇东极蹴天回。 部余石砮雄风在,地是金源霸业开。 欲问头鱼高宴处,萧条遗堞暮潮哀。 这首诗描绘混同江一泻
-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
【注释】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约:文字简约。 微:隐微。 洁:高洁。 廉:正直。 指:通“旨”,意义,意图。 举类:列举类似的事物。 迩:近。 【赏析】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
-
沙滩上的光芒春日的沙滩上,一片交织的光芒在流动有时它也流动在屋顶高过屋顶的树叶,和你醒来的某个早晨那是因为,在我们内心也有一片光芒
-
【作品提要】 在神奇的卡兹吉尔丛山脚下,哈得逊河畔,有一座非常古老的幽僻的小村庄,住着一些荷兰殖民者的后裔。好多年以前,村子里曾经有一个叫瑞普·凡·温克尔的农民。他淳朴善良,为人热心和气,却整天不事劳
-
题解 所谓“本纪”,就是记载帝王历史的传记。“赞”则是“本纪”、“世家”、“列传”最后一段作者直抒胸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评论。在“赞”的开头冠以“太史公曰”以资识别。因司马迁任太史令,所以“太史公”就
-
【名句】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语出《庄子·大宗师》。把我的生看作是好事的,也应该把我的死认为是好事。反映了对待生与死的一种态度;生死是新陈代谢,是客观规律。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