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造·蛰室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陈造·蛰室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自物观物,蛰则屈。即道自观,蛰则安。安为动机②,屈信之基③。尺蠖应龙④,彼亦一时。席户瓮牖⑤,劣可容膝⑥。如君魁磊⑦,而蜇此室。其诗之昌,其操之刚。松柏雨霜,蚌胎含光⑧。孰晤而语⑨,蜗缘虫吊⑩。儿辈须之,霆惊电曜。
【注释】
①蛰(zhe):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这里是比喻人隐藏不出。
②机:机会、时机。
③信(shen):通“伸”。易·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基:基础,。
④尺蠖(huo):尺蠖蛾科昆虫幼虫的通称。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清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虫:“其行先屈后伸,如人布手知尺之状,故名尺蠖。后常用以比喻人的先屈后伸。”应龙:古代神话中有翼的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相传大禹治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于是成了江河,使水流入大海。
⑤席户:用席子做的门。瓮(weng)牖(you):指简陋的窗户。牖:窗。瓮牖:以破瓮当窗户。
⑥容膝:室小仅能容双膝,极言其狭小。
⑦魁磊:正直磊落。
⑧蚌胎:指珍珠。旧以蚌孕珠如人之怀孕,故称。李群玉中秋越台看月诗:“皓曜迷鲸目,晶莹失蚌胎。”
⑨晤:会面。
⑩缘:攀援。吊:怜悯,伤痛。
【译文】
从物看物,蜇就是屈。从道来看,蜇就是安。安为行动的时机,是屈伸的基础。尺蠖应龙,各自一时。用席子做门,用破瓮做窗户。虽然不好,也可容身。像您这样杰出的人物,而蜇居此室。写的诗很兴旺,操守也刚强。松柏经霜犹茂盛,珍珠闪耀着光芒。谁同你见面说话,是蜗牛爬来,虫子怜悯。儿辈等待着吧,有一日会像雷那样轰鸣,闪电那样闪耀。
-
【注释】: 这首咏史诗是作者经过刘郎浦时,听说此地是三国时刘备到东吴迎亲的地方,有所感触而写的。 咏史诗难在是议论而又不死于议论之下。我们且看吕温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 前二句:“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初看时,上句是叙事,
-
美洲印第安人诗歌 一、北美印第安人诗歌要充分
-
乖阙意方弭,安知忽来翔。累日重欢宴,一旦复离伤。置酒慰兹夕,秉烛坐华堂。契阔未及展,晨星出东方。征人惨已辞,车马俨成装。我怀自无欢,原野满春光。群水含时泽,野雉鸣朝阳。平生有壮志,不觉泪沾裳。况自守空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名言: 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 注释: 动: 行为。则: 法则。 句意: 品行高尚的人说话要有分寸, 行为不能越过一定的法则。 出处: 《礼记·哀公问》
-
此首是词人于元符初任武康(今属浙江)县令时所作。词中描绘了东堂的景致与隐逸之趣。“东堂”本是武康县衙的“尽心堂”,词人改名写“东堂”。此堂是治平(宋英宗年号)年间,越人王震所建。当毛滂到任时,此处屋宇颓败,鼠走户内,蛛网粘尘。衙内花园有
-
【名句】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注释与译文]顶着凛冽寒风,才让人了解它那坚贞不屈的节操;背负着皑皑白雪,才显示出它那守志不移的心意。两句写松树的品格,旨在说明在严峻环境里最能考察识别坚强品格的道理。
-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
菩萨蛮 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 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阶飞, 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 宝甃杨花转。 几处簸钱声, 绿窗春睡轻。 【
-
宋·佚名 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遂收衣灭火,大怒曰:“见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