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尚书·秦誓(周书)》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尚书·秦誓(周书)原文鉴赏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女群言之首②。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般。”,③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难哉④!
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员来⑤。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⑥。虽则员然,尚繇询兹黄发,则罔所愆⑦。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⑧。仡仡勇夫,射驭弗违,我尚弗欲⑨。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⑩?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11)。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12)。人之有伎,若己有之(13);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弗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14)。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15)!人之有伎,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侔弗达(16)。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日殆哉(17)!
邦之杌陧, 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18)。
【注释】 ①秦誓:秦穆公誓众之辞。誓:是一种有约束性和有决断意义的语言。尚书序说:“秦穆公伐郑,晋襄公率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这是战后秦穆公总结失败教训自悔自责之辞。 ②公:秦穆公。我士:指臣民。女:同汝。首:本。群言之首:许多话中最重要的方面。 ③讫:尽。若:善也。般:辟,邪僻。 ④俾:使。是:代词,这。如流:象流水一样。 ⑤忧:指谋虑国事。逾:过也。迈:往也。日月逾迈:即光阴过往。员:一作云,旋转。 ⑥忌:志也。姑:且。古之谋人,故旧之谋臣。今之谋人,左右众臣。 ⑦员(yin音允):语词。繇(you音由):谋。黄发:发白转黄。指年寿很高之人。罔:无。愆(qian音千):过失。 ⑧番番(po音婆):当作皤皤,白头的样子。良士:贤臣。旅:借为吕,脊骨。愆:失。有:亲。 ⑨仡仡(yi音义):壮勇,勇夫,此处指有勇无谋者。驭:驾车驭马。射驭弗违:是说射和驭的技术都很纯熟。我尚弗欲,我尚不愿意接近他。 ⑩截截:巧言善辩。谝(pian片上声):巧言。辞:一作怠。皇:一作况:益。 (11)昧昧:即冥冥。暗:深。所虑深远之意。介臣:大臣。断断:专诚。猗:语气词:同兮。(12)休休:美大宽容。 (13)技:能。 (14)彦圣:美才圣德。其:指一介臣。弗啻:不但。容之:容纳众善。 (15)保:安。职:一作尚,庶几。 (16)冒:一作娼,妒。冒疾:即妒嫉。恶(wu音务):谗毁。违:阻挠。达,一作通。 (17)殆:危。 (18)邦:国。杌(wu音兀)陧(nie音臬):不安。一人:指大臣,也可指国君。荣:指国家强盛。怀:安。庆:善。
【今译】 秦穆公说:唉!我的群臣们听着!不要喧哗。我有自责性的话告诉你们,我要说的是一些最重要的方面。
古人有过这样的格言:假如有人认为自己所做都是对的,这种思想发展起来,将会做出很多邪僻之事。责怪别人容易,接受别人的责怪使之能象流水一样顺利,这是最难的啊!
我内心忧虑国事,感到光阴过往甚快,好象不会旋转回来。想到那故旧的谋臣(指蹇叔),就认为没有成就我的心意;现在的谋臣(似指杞子促其伐郑者),且把他们当作亲近之人。虽然如此,关于国家大事,还是应和那些老臣商量请教,就会没有什么差错了。
那头发白了的贤臣,腰板的气力失去,我还是要亲近他们的。那勇猛健壮的勇夫,虽然射箭和驾驭车马的技术很熟练,我还不愿意和他和他们亲近。那种见识浅薄花言巧语之人,使君子轻易怠惰,我还能更加亲近这种人吗?
我默默深思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如果有一位能担当重任的大臣,忠诚专一!没有别的本领,品德高尚,心地宽容,有很大的度量。别人有了本领,就好象他自己有了本领一样;别人有了美才圣德,他心里非常高兴,不亚于象从自己口中说出的话一样信服。这种能容纳众善,宽洪大量的人,可以保住我的子孙,臣民百姓也能得到利益!人家有了本领,嫉妒而又谗毁;人家有美才圣德,便故意压制他,使彦圣者的意见行不通。这种心胸狭窄,没有度量的人。他们是不能保住我的子孙,臣民百姓也是很危险的!
国家不安稳,往往因为一个人(君主或大臣)的关系;国家的繁荣安定,也还是由一个人的贤能而定。
【总案】 秦誓是尚书中的最后一篇,是春秋时代的作品。按照书序说法,此篇作于秦穆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被俘三帅归秦之后。这是秦穆公悔过之辞。他因不听老臣蹇叔之言,出兵侵略郑国,结果为晋所败,他向臣下表示追悔自责,表达了沉痛的思想感情。他愧悔之余,恍然于“番番良士、仡仡勇夫和截截善谝言”这三种人的区别和取舍,流露出真实的情感,颇为感人。
这篇文章虚字多能传神,好象听到他那种悲叹之声。通篇运用了对比手法,文辞简明生动,语意恳切真挚,颇有自我儆戒之诚意。其中个别比喻,亦颇生动形象。这些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思想内容,标志着古代散文的发展。
-
何处风光最可怜?妓堂阶下砌台前。轩车拥路光照地,丝管入门声沸天。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野人不敢求他事,唯借泉声伴醉眠。 作品赏析泉声:一作流泉。
-
女儿子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我欲上蜀蜀水难,踏蹀珂头腰环环。题解“女儿子”属于西曲中的“倚歌”。《乐府诗集》中载“女儿
-
《善人多,而师道益立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僧阁倚寒竹,幽襟聊一开。清风曾未足,明月可重来,晚意烟垂草,秋姿露滴苔。佳宾何以伫,云瑟与霞杯。
-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① 。陈轸谓楚王曰 ② :“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 ③ ,西讲于秦 ④ 。”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轸曰:“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 ⑤ ,寡人不佞 ⑥ ,不能亲国事也 ⑦ ,故子弃寡人事
-
旧北京到了八月二十这天,手工业作坊掌柜的以馒头、炖肉犒劳打夜做工的手艺人,俗谓之“上眼药”。因为从这天开始,工人们就要熬夜了,所以人们管这顿美餐叫“上眼药”。 后来,“上眼药”的意思转化为在上级、当权
-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啰唝曲》。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曲》云:“啰
-
【注释】:女子总是与多情相伴。而娇美女子的多情,则更有多少清雅之士为之咏叹。这就是一首抒发一位娇美少女的闺怨之词,似怨春光,又盼春光。词中的女主人公与情人初次相见是在牡丹花盛开的季节,而她又正值妙龄,楚楚娟秀 ,柔媚多情。那正是花好人秀,景
-
纱巾角枕病眠翁,忙少闲多谁与同。但有双松当砌下,更无一事到心中。金章紫绶堪如梦,皂盖朱轮别似空。暑月贫家何所有,客来唯赠北窗风。
-
妓房匣镜满红埃,酒库封瓶生绿苔。居士尔时缘护戒,车公何事亦停杯。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随意往还君莫怪,坐禅僧去饮徒来。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