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角色作品解读
解读
第一部分英雄角色
注解:除了母系氏族社会之外,从古到今,在全球范围都是男权社会,男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对男性的描写、刻画历来是主要方向,而对男性的歌颂,也代表了对人类力量的颂扬。
小马哥:
安子,我们讨论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而在众多熠熠生辉的中外文学作品中,男性形象同样惹人注目。
在历史长河中,男性社会占主导地位,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男性形象常常是作品的主导形象。比如中国古籍中的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斯巴达克斯中的角斗士斯巴达克斯,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以及大家都熟悉的武侠小说里的乔峰、郭靖等。
在荧幕上,也从来不缺男性主角,比如前些年热播的电视剧亮剑,就成功塑造了李云龙这个典型的男性角色。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经典作品中的经典男性角色吧。
安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男性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不妨从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形象说起。
在中外历史中,早期有一两千年的历史时期是母系社会,随着文明的发展,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所以可以说,从有文化记载以来,男性角色的描述远多于女性角色。
我女儿刚刚四岁,最近我给她买了一本插图本的山海经,非常精美。在先秦古籍山海经里,开天辟地的第一人,就是盘古。大家都知道盘古开天地。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是个男人,他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于是,混沌被分开,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长高一尺。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注解:山海经是一部古代志怪的读物,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这方面最早的文献。
注解:巴黎圣母院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是哥特式基督教教堂,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世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正面双塔高约69米,后塔尖约90米,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这就是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很美,也很悲壮。盘古是男性,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男性气质的反映,象征着男性生来就为天地而生,要在天地间做一番大事业,这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男性人物的主要定位。
除了盘古,还有特别多的神话传说,主角都是男性,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夸父和后羿,都是男性,所象征的,都是人类与自然抗争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小马哥:
不仅在中国,在国外的历史作品中,也极为推崇男性形象。
安子:
是的,比如欧洲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塞万提斯,就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既滑稽可笑又具有侠骨豪情的没落骑士堂·吉诃德的形象。虽然堂·吉诃德是孤独的没落骑士,却心怀正义,豪情万丈。在堂·吉诃德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是男性那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堂·吉诃德举着长矛与风车大战,向羊群冲杀,尽管只带了个憨憨傻傻的仆人桑丘,孤零零地闯荡世界,却有一心铲除人间邪恶、替天下伸张正义的豪情壮志。这是非常典型的男性英雄主义情怀,可以说是救世主情怀。
在世界名著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里,有一个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虽然他的外表丑陋不堪,然而在灵魂上,他是一个伟大的硬汉。卡西莫多尽管又聋又哑、奇丑无比,可是为人正直,心地善良,有着崇高的灵魂。他个性鲜明,疾恶如仇,为主教所骗,抢劫美女,最后,却宁愿在广场受酷刑、备遭凌辱,也要保护不幸的少女。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叫作文学与出汗,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这焦大,是宁国府的老仆人。鲁迅先生的意思是,焦大和林妹妹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也不会有志同道合的情感。然而,鲁迅却在另一篇文章里说,焦大是贾府的屈原,也就是说,不管社会阶层如何,不管职位和身份如何,男性就是男性,有着男性应有的气概。卡西莫多也一样,再丑陋的敲钟人,也有崇高而伟大的灵魂。卡西莫多为心中圣洁的“女神”爱斯梅哈达奔走传递信息,为保护不幸少女的人身安全而奋战于巴黎圣母院之上。他在钟楼上扔下了主教克罗德,在墓室里抱着爱斯梅哈达的遗体殉情,就算他再丑陋,这样的灵魂,也会让整个世界为之动容。
雨果是浪漫主义大师,把一个丑陋的、可以说像怪物一样的卡西莫多,塑造成了奋勇顽强、耿直忠诚的伟岸男性。事实上,不管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男人的容貌、出身、职位如何,都应该阳刚、英勇,这是历史和社会赋予男性的精神和责任。在历史的长河中,男性是推动历史车轮转动的主要力量。哪怕是迪士尼动画片美女与野兽,还有几十年前热播的美剧超人前传和侠胆雄狮,都是在宣扬一种男性的力量,一种与自然抗争、与世界抗争、拯救女性、拯救全人类的男性英雄主义。
2019年4月15日晚18时50分许,巴黎圣母院塔楼起火,一小时后火情迅速蔓,当地时间2019年4月16日上午,大火扑灭,火灾持续14小时。
注释: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首次出版,它以离奇和对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柳子厚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古之州治,在浔水南山石间,今徙在水北,直平四十里,南
-
行寻春水坐看山,早出中书晚未还。为报野僧岩客道,偷闲气味胜长闲。
-
《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
《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宋]岳飞正气堂堂贯斗牛,誓将贞节报君仇。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岳飞是我国
-
【名句】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语出晋代陶潜《归园田居五首》诗之二。和村里的农民交往,见面时不谈世俗的杂事,只说与桑麻生长有关的情况。两句诗表明作者对农事的关心;同时,由于参加农业劳动,与农民有了共同
-
春来触地故乡情,忽见风光忆两京。金谷踏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独有不眠不醉客,经春冷坐古湓城。
-
故人亦流落,高义动乾坤。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门。东行应暂别,北望苦销魂。凛凛悲秋意,非君谁与论。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上元二年在成都作,时史朝义未平,故云“何日通燕塞。”东川,属蜀潼川。故人
-
【注释】 选自《老子》六十六章。 百谷王:百川汇集的地方。 下:处在下游而使水汇集。 【赏析】 老子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为喻,比喻为人之道。他说: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
-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 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
-
【名句】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语出汉代桓宽《盐铁论·疾贪》。想要影子正,就必须端正投下影子的标杆;想要下面的人廉洁,首先自己要做到廉洁。说明要求别人做的事情,自己应该先做,要以身作则。表: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