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僧志南

【原文】

古木阴中系短篷[1],

杖藜[2]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3],

吹面不寒杨柳风[4]。

【注释】

[1]系(xì):联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3]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4]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作者】

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其法号,生平不详。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赏析】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是南宋僧人志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记述了作者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诗的前两句叙事。写年老的诗人,驾着一叶小舟,停泊到古木阴下,他上了岸,拄着拐杖,走过了一座小桥,去欣赏眼前无边的春色。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和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

次两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欲湿”,表现了蒙蒙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这样表达,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舒心惬意的春日远足。

这首诗既有细微的描写,又有对春天整个的感受,充满喜悦之情。在写景时充分注意了春天带给人的勃勃生机,富有情趣。

猜你喜欢
  • 唐宋八大家·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石钟山记 【原文】 《水经》[1]云:“彭蠡[2]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3]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4]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

  • 古诗词中写愁思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写愁思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愁思的诗句,古诗词中抒发"愁思"的句子有,有关愁思的诗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李白《菩萨蛮》)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刘

  • 朱熹《春日》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①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② 【注释】 ①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这里指晴日。②等闲:寻常,随便。 【译文】 晴朗的春日我采撷芳草来到

  • 杜牧《洛中二首》全诗赏析

    柳动晴风拂路尘,年年宫阙锁浓春。一从翠辇无巡幸,老却蛾眉几许人?风吹柳带摇晴绿,蝶绕花枝恋暖香。多把芳菲泛春酒,直教愁色对愁肠。

  • 王翰《凉州词》壮志凌云诗赏析

    凉州词王翰①葡萄美酒夜光杯②,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③,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①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晋阳(今

  • 苏轼《茶诗》全诗鉴赏

    白云峰下两枪新。

  •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菊桂”类的诗句。 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咏菊的名句。诗句是说满院的菊花在飒飒

  • 内涵渣男歇后语搞笑,搞笑歇后语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内涵渣男歇后语搞笑,内容包括经典搞笑的歇后语50条,搞笑歇后语大全,求一些超极搞笑的歇后语,当然越多越好,好的给分。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瘸子靠着瞎子走--取长补短 染坊的常客--好色之徒

  • 范小青《病》经典散文全集

    病 1975年的一天,天下雨,队里不劳动,我和几个姑娘一起到同里镇去玩。 同里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离我插队的地方不远。那时候,到

  • 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春秋战国 赵) 假如当初我在洛阳城廓附近,拥有良田两百亩的话,我一定会心满意足的安心躬耕。如此一来,又岂能有今日这种身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的风光呢? 苏秦年轻的时候非常落魄,他本身又不事生产,因此,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