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①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②
【注释】 ①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这里指晴日。②等闲:寻常,随便。
【译文】 晴朗的春日我采撷芳草来到泗水之滨,这里大地回春、风景绮丽、万象更新。毫不费力地认识到春风的真面目,春风的真谛就在这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之中。
【集评】 今·黄珅;“读了但觉春光满眼,如身游其间,竟不知是在说理,则其构思运笔之妙,尤胜于观书有感。”(宋诗鉴赏辞典第1116页)
今·倪其心、许逸民:“诗中深含哲理。它以‘胜日寻芳’为主题,在赞美春天繁荣的同时,贯串以‘寻芳’(探究事理)的机趣,旨在启发引导人们自觉主动摆脱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取得新的认识,领略探索的愉悦。(宋人绝句选第293页)
【总案】 这首诗看上去像是游春之作,实则是一首哲理诗。“泗水”暗指孔门,“寻芳”即求圣人之道。全诗暗喻着这样一个道理:真理应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有时千方百计地去追寻它,却常常在无意中有所领悟。
-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校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何山隔幽
-
鸱鸮 作者: 戎耀文刘二龙 【本书体例】
-
圣人含道映物, 贤者澄怀味象 ① 。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 ② 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 ③ 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 ④ 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
-
《旧约·列王纪下》第11章 亚哈谢的母亲亚他利雅见她儿子死了,就起来剿灭王室。但是约兰王的女儿、亚哈谢的妹子约示巴,将亚哈谢的儿子约阿施从那被杀的王子中偷出来,把他和他的乳母都藏在卧房里,躲避亚他利雅
-
黄宗羲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廿两棉花装破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
-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李纲·座右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予名堂曰“求
-
落落君怀抱,山川自屈蟠。经营初有适,挥洒不应难。江市人家少,烟村古木攒。知君有幽意,细细为寻看。
-
《罗摩衍那》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印度古代史诗,相传为蚁垤所作。主要写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全诗分七篇:第一篇《童年篇》,古代拘萨罗国十车王有三妻,生四子,长子罗摩。毗提诃国悉多公主选婿大典,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