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明《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王瑞明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熟悉宋代典章制度的李心传编撰的姊妹作。
北宋灭亡,朝廷重要的典籍都散失了。南宋建立以后,百废待举,尤其是国史不可中断,李心传将公元1127-1202年(建炎以来到嘉泰二年)七十余年间,凡有关一时之利害、一人之得失、一事之源流、一物之因革的史料,都加以搜集,分门编类,写成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共记有六百零五事,包括甲、乙两集。甲集二十卷,分上德、郊庙、典礼、制作、朝事、时事、故事、杂事、官制、取士、财赋、兵马、边防十三门;乙集二十卷,少郊庙一门,而末卷别出边事,亦为十三门,每门各分子目。虽书名杂记,其体例实同会要,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互相经纬,彼此补充。甲集写成于公元1202年(嘉泰二年),乙集写成于公元1216年(嘉定九年)。据张端义贵耳三集序称,李心传曾告以朝野杂记尚有丁、戊二集将成。据此推测,则在甲、乙集之外,晚年写成丁、戊集,但未能传世。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对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的礼乐、刑政、职官、科举、兵农、食货,记载得比较完备,很多内容不见于文献通考及宋史诸志,它是南宋野史中最详细的一部史料书。甲集卷十四财赋一告诉我们:东南岁入之数,上供钱二百万缗,这是正赋。经制钱六百六十余万缗,总制钱七百八十余万缗,月桩钱四百余万缗,这些是增赋;加上茶盐酒算、坑冶、榷货、籴本、和买的收入,又有四千四百九十余万缗。这些数字说明,南宋淳熙末岁入增至六千五百三十余万,已超过北宋岁入最高额。南宋老百姓赋税负担很重。南宋最大的开支是兵费,甲集卷十八乾道内外大军数估计,南宋有兵百万,一兵一岁约费用五十千,一年的兵费则为五千万。这是最低的估计,李心传估计:“合钱粮衣赐约二百缗可养一兵”。朝野杂记中,有很多统计数字,如甲集卷十四景祐庆历绍兴盐酒税绢数、总论国朝盐、及蜀盐等方面的一些统计数字,都是很宝贵的,可供参考。
朝野杂记中有一些史料是从道听途说得来,不免传闻失实。然“大纲细目,粲然悉备。”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史料书。这部书在宋代有成都辛氏刊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有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六册。
-
作者: 黎烈文 【原文】: 回国后已经过了两个秋天了
-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 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 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
-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学者沦素志。我行洞庭野,欻得文翁肆。侁侁胄子行,若舞风雩至。周室宜中兴,孔门未应弃。是以资雅才,涣然立新意。衡山虽小
-
李白当年流夜郎,中原无复汉文章。纳官赎罪人何在?壮士悲歌泪万行。
-
原文 陈 1 太子舍人 2 徐德言 3 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人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傥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 4 。
-
远苍山,临杳树。北鹊忙巢,田雉急思语。寒草湿尘沾夜雨,水落青梅,点点香南浦。 至安仁,不远路。何日西行,却往仙岩去?只望溪乡堂下宿,会面诸兄,共话新春句。遠蒼山,臨杳樹。北鵲忙巢,田雉急思語。寒草濕塵
-
天有大命,人有大命。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曼理皓齿,说情而捐精 ① 。故去甚去泰 ② ,身乃无害。权不欲见 ③ ,素无为也。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四海
-
分离 【原诗】:要分离,除非天做了地!要分
-
巧者力苦劳,智者心苦忧。爱君无巧智,终岁闲悠悠。尝登御史府,亦佐东诸侯。手操纠谬简,心运决胜筹。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今来脱豸冠,时往侍龙楼。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冬负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