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忍学《死之忍第五十六》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忍学《死之忍第五十六》译文与赏析

死之忍第五十六

死之忍第五十六

人谁不欲生,罔之生也,幸而免;自古皆有死,死得其所,道之善。

岩墙桎梏,皆非正命;体受归全,易箦得正。

召忽死纠,管仲不死,三衅三浴,民受其赐。

陈蔡之厄,回可敢死!仲由死卫,未安于义。

百金之子不骑衡,千金之子不垂堂。非恶死而然矣,盖亦戒夫轻生。噫,可不忍欤!

【译文】

哪个人不想活着?但活着却不遵天理,违背道义,那么也只能算侥幸地活着;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死就要死得有价值,这样才符合正道,不留遗憾在人间。

顺应而知命的人懂得站立在危墙之下会被压死,因犯罪而被杀死都是毫无意义的死法,这些都是死于非命。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身体,那么就要完整地归还父母,我们没有理由去随意毁灭自己的生命,但是在道义面前,即使死亦无憾。礼记·檀弓篇记载曾子临死之前,挣扎着换下了季孙送给他的席子,认为这样死去才合乎道义。

管仲和召忽曾一起保护公子纠出逃,日后公子纠被杀,召忽也随之而死。但管仲却没有随公子纠一起去死,而是受齐桓公三次洗澡三次熏香隆重迎接之礼,担任宰相,助齐桓公匡正天下,为民谋利。管仲的生存就是合乎道义的。

论语记载:孔子被围困于陈蔡时,颜渊后来才赶来,以“您在,我怎么敢死呢!”来回答孔子对他的责怪,意为若孔子遇难,他会义无反顾随之而去;孔子的另一个弟子仲由,因参与宫廷斗争而死在卫国,孔子认为他死得没有价值。

西汉文帝曾在游玩时欲冒险驰骋,被中郎将袁盎阻止,理由是:百金之家的子弟不会骑在车辕前方的衡木上,千金之家的子弟不会靠近厅堂的边缘,因此身为一国之君,更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去冒险。其实袁盎并非是怕死才这样劝诫汉文帝,而是不愿因一些轻率之举而做无谓的牺牲。啊!值得死时在所不惜,不值得死时切忌用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生命是宝贵的,人们怎能不忍住儿戏生命之心呢?

【评析】

有句话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于生死之忍,就是要明晰生的意义和死的目的。不能生无正理,死无正道,这样的生不足取,死也不足取。

典例阐幽苟且偷生,世人所耻

刘禅的天下本是继承老子刘备的基业得来的。刘备以织席起家,以所谓的汉室宗亲为名号招揽了一群义土,更主要的是得了诸葛亮,从而与江东孙权、魏国曹操三分天下。最后,为报关羽之仇,怒而兴师,以致殒命白帝城。于是,把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

刘禅继位之时,蜀国已今非昔比,但有一点可以说明刘禅绝不是昏聩之君,那就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怎奈刘禅天生懦弱,又没有雄才大略,不是司马昭的对手,诸葛亮死后没多久,魏军兵临城下,刘禅便没了主意。于是,他选择了投降。

刘禅的投降,实是懦弱至极,众大臣的计策他一概不用,独选中了谯周之计——投降,面对臣子的死谏,不知悔悟。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形势来看,蜀国照理还不至于覆亡,何也?后主刘禅虽然无能,但还不至于像桀、纣一样残暴;虽然屡战屡败,还不至于土崩瓦解;即使不能固守,但撤退还可以保存力量,再等机会。当时,蜀将罗宪还率领重兵守在白帝城,霍弋还有精兵镇守夜郎。加上蜀国地形险要,山水阻隔,步兵很难长驱直入,假如蜀国收集所有的船只,在坚守不出的同时积极招募士兵,向东吴请援,这样做的话,像姜维、廖化等几员大将必定会积极响应,吴国水陆二军也会迅速救援,鹿死谁手也很难说定。况且魏军远道而来大举进攻,想追击又缺乏船只,想常驻又怕军众疲惫而生不测。而且成败因时而定,形势也会不断变化,慢慢再召集旧部来攻曹魏,到那时,形势可能会急转直下,如此有利的形势,刘禅不会利用,被曹魏之军吓破了胆,实在是懦弱至极。

刘禅被俘,司马昭责问曰:“上荒淫无道,废贤失政,理宜诛戮。”刘禅被吓得面如土色。其实,刘禅无能倒是确实,但总不至于如司马昭所说的荒淫无道,生逢乱世争天下,胜者王侯败者贼,这又有什么呢?刘禅在司马昭淫威下连屁都没敢放,忍气吞声,也枉为蜀汉天子,也真够能“忍”的!

司马昭可能是看透了刘禅的懦弱性格,倒也没杀他,还封其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有度,赐绢万匹,僮婢百人。一日,刘禅亲自到司马昭府拜谢。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皆忿感,独刘禅有高兴之色,司马昭对贾充道:“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于是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这种人也真够能忍的,哪里还懂得世上还有“屈辱”二字呢?更别说思谋复国了。

猜你喜欢
  • 王安石《梅花》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里生长着几枝梅花,凌霜傲雪,孤独地盛开。远远地望去如雪般一片洁白,然而,我却知道这不是白雪,因有一阵阵暗香袭来。 (王

  • 《含泪祝福》秦景棉散文赏析

    一那天,是个月圆无霾的日子,心情便朗朗的。他一时兴起,想去饭店用餐。路过一个包间,我无意间看到一桌人,欢声笑语,举杯畅饮,那一张张

  • 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全诗鉴赏

    到郡席不暖,居民空惘然。好山无十里,遗恨恐他年。欲款南朝寺,同登北郭船。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荆公宅已为寺。)夹路苍髯古,迎人翠麓偏。龙腰蟠故国,鸟爪寄层巅。竹杪飞华屋,松根泫细泉。峰多巧障日,江

  • 《礼记》·《檀弓上第三》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

    【经文】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 ① 。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 ② ,曰:“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

  • 山乡风云录

    当代长篇小说。吴有恒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8月初版。小说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华南山区游击战争,描写由邓祥、文治平率领的一支小游击队进入那横山南区开展斗争的故事。他们以组织租规会、护丁队的形式发动群

  • 《深夜的酒宴》作品分析

    日本存在主义*作家椎名麟三*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是以擅长描写孤独者的内心活动著称的中篇小说。1947年发表后,使椎名麟三在文坛上初获声誉

  • 苏轼《和潞公超然台次韵》全诗鉴赏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

  • 形容家乡的古诗词(描写家乡的古诗词或名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家乡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家乡的古诗词或名句,描写家乡的古诗,描写家乡的诗句。1. 也许我回来是为了在家乡埋一滴眼泪,好让我这一生也有乡愁。--《夜奔》2. 她是一只没有家乡的候鸟。永无止尽地迁徙,始终找不到家。或

  •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过镇州‌赏析》

    唐代镇州,宋改为真定府,元改为真定路,即今河北正定县。《元史·刘因传》云:“甫弱冠……国子司业砚弥坚教授真定,因从之游,同舍生皆不能及。”这首诗当是诗人十年之后再过镇州旧地重游时所作,时当三十来岁。刘因故乡是容城(今属保定市辖县),到镇州正好沿着太行山东麓南行。诗人策马而行,太行山上茂盛苍翠的树木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