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登幽州台歌》古诗词鉴赏
作者: 董丽敏王绍艳崔承枢王质和兰成春
【原诗】:
前不见古人(2),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3),独怆然而涕下(4)!
【原诗作者】:陈子昂
【导读入境】:
陈子昂,一位才华卓著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政治见识和才能的人。他对武后朝的弊政直言敢谏,却接连受到挫折,理想和愿望始终无法实现。他深感生不逢时。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作者登上了幽州台。
这是一个寂静无声的时刻,诗人悄然登上幽州台。极目远眺,时光似乎一下子倒流回战国时代。想那燕昭王,礼贤下士,重用郭隗、乐毅,终于使国家富强。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这般生不逢时,才智难展。再想想茫茫宇宙,时空无垠,人生苦短。孤零零的诗人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孤独寂寞,人生苍凉,悲从中来,不觉潸然泪下。
【赏析】:
这首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抒发了一种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
是骏马必思奔驰千里,是栋梁必将顶天立地,是豪杰,又有谁不想建功立业?诗人壮志难酬,又怎能不悲凉感慨?幽州台上放眼四望,满目空旷、寂寥,感受着那种难以言说的孤寂,怀才不遇的悲怆再也难以压抑,不免脱口而出。
诗文仅仅二十二个字,简洁铿锵,却震撼人的灵魂。无穷无尽的时空、短促有限的人生,构成了巨大的反差,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让人感慨不已,遐想不尽。
读这首诗,让我们感受的不是消沉,也不是退避,而是一种悲怆、苍凉。透过悲凉,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伟大开拓者对事业和人生追求的责任感和时光催人的紧迫感。它是奋发的,也是激越的。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思考题】:
屈原的远游有“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兮长勤。往者弗及兮,来者吾不闻。”体会一下与本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通之处?
-
好久没有坐下来静静地听听雨了。或忙碌于工作的文案,或纠结于工作的细枝末节,或缠绕于生活的鸡零狗碎,或奔波于接送孩子的路上。今晚,无
-
《菊花·重忆白菊》咏菊花诗鉴赏 陆龟蒙我怜贞
-
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 阮瑀与陈琳俱在曹操幕下掌书记之职,以善写表章著称。其诗被钟嵘评为 “平典不失古
-
此诗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一部分,描写诗人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的情景。先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而只以“水落沙屿出”暗示。紧接着重写汉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测。岸边的翠竹,密密匝匝
-
【注释】:
-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散文以小见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散文以小见大 篇1 英国诗人布莱克有这样一首诗:“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把无限抓在你的手掌里,把永恒放进一刹那的时光。”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童趣》中有这么一句话“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
-
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嘱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 行当折摇, 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
-
【名句】安得及今一滂沱,救此未死之遗黎 语出清代阎尔梅《沧州道中》诗。怎么才能让老天现在马上下一场瓢泼大雨,以拯救这些还幸存着的灾民呢?两句诗借为遭受旱灾的沧州人民祈求雨水,表现了作者的恤民思想。
-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考超难古诗词,内容包括中考必考34首古诗词,寻找一些中考比较容易考的诗句,中考必考35首古诗。1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