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食之忍第六》译文与赏析
食之忍第六
食之忍第六
饮食,人之大欲,未得饮食之正者,以饥渴之害于口腹。人能无以口腹之害为心害,则可以立,身而远辱。
鼋羹染指,子公祸速;羊羹不遍,华元败衄。
觅炙不与,乞食目痴,刘毅未贵,罗友不羁。
舍尔灵龟,观我朵颐。饮食之人,则人贱之。噫,可不忍欤!
【译文】
礼记·礼运篇说,饮食是每个人都有的重大欲望。长时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觉得香;长时间干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甜,这其实是因为失去了饮食的正常滋味,是由于太饥渴了而产生的错觉。饥渴可以破坏人正常的口腹感觉,贫贱也能摧残人的心志。当面对钱财的时候还能做出合乎道义的选择时,就可以成家立业,远离耻辱了。
左传载:宣公四年,郑灵公得到楚人进献的鳖,但在进食时未分鳖羹给子公吃,大怒中的子公用手指蘸鳖汤尝了一下,拂袖而去险些遭杀身之祸。宣公二年,宋郑两国即将交战,宋将华元宰羊慰劳士兵而遗忘了车夫羊斟,交战时,气愤中的羊斟驾车直接将华元送到郑国军队受俘,导致华元在战争中惨败。
晋朝的庾悦在刘毅家境贫困的时候,没有施舍给刘毅食物,因此当刘毅飞黄腾达之后,庾悦受到了夹怨报复;晋朝的罗友曾被人误认为是讨饭的傻子,可实际上拥有非凡的才能。
易经中说:“舍弃自己那如同灵龟般的智慧,去观望别人心中的食物,此卦为凶。”在饮食方面过分讲究,为求美食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人格,这样的人,人们怎么能不鄙视他?啊!注重口腹之欲会使人丧失智慧和人格,面对它的诱惑,我们怎能不忍一忍呢?
【评析】
口腹之欲,有时候表现得并不单纯是吃点什么、喝点什么,其背后往往还牵扯到极其复杂的目的。宋郑两国即将交战,宋将华元宰羊慰劳士兵而遗忘了车夫羊斟,而后遭到杀身之祸。因此,如何管住自己的口腹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忍住自己贪图美食的欲望,口腹由于不忍饥渴会受到损害。人的志向如果不注意进行培养,也会像口腹受到伤害那样逐渐丧失,二是要忍耐那种只因为没有得到食物就仇视别人,甚至不顾大局,不顾及国家利益去报仇的行为。这是非常卑鄙的做法,应该忍住不去做,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典例阐幽欲望是一种毒
郑板桥的诗、书、画名重当时,在他回到扬州以后,就靠卖字画的收入来供养他的家庭生活。因为求书求画的人很多,他讨厌那种矫情的做作,虚假的客套,干脆写一张润笔条例贴在墙上,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三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润笔条例定下来了,但也有例外。郑板桥最喜欢吃狗肉,如果有人烹一碗喷香的狗肉送给他,他会作一小幅字画回报,不收润笔了。
郑板桥卖字画还有一条原则,即不落上款。如果他在字画上替你落款,即写上你的字号,称你为某某兄或某某先生,那就是他对你印象极好,另眼相看了。
扬州有一个盐商姓王,名德仁,字昌义,拥资巨万,阔绰豪奢。他富极无聊,也想附庸风雅。他知道郑板桥最不喜欢那些豪绅巨贾,与他结交,根本不可能,即使出润笔费,郑板桥不见得会卖字画给他。他只好辗转托人购得了几幅,但因为没有上款,总感到意犹未尽,于是他想了一个计策。
郑板桥喜欢出游。一天,他游到一处地方,时已过午,有点饿了。忽然听到悠扬的琴声从远处飘来,他沿声寻去,发现前面有一片竹林,竹林中有两三间茅屋。刚走近茅屋,一股肉香就扑鼻而来,茅屋里面有一位老者,须眉皆白,道貌岸然,正在危坐弹琴,旁边有一个小童正在用红泥火炉炖狗肉。
郑板桥不由得垂涎三尺,对老者说:“老先生也喜欢吃狗肉?”老者说:“世间百味唯狗肉最佳,看来你也是一个知味者。”郑板桥深深一揖:“不敢,不敢,口之于味,有同嗜焉。老人说:‘那太好了,我正愁一人无伴,负此风光。’”于是便叫小童盛肉斟酒,邀郑板桥对坐大嚼。
郑板桥高兴极了,肉饱酒酣之余,他想用字画作为回报。见老者四壁洁白如纸,但却空无一物,便问:“老先生四壁空空,为何不挂些字画?”老者说:“书画雅事,方今粗俗者多,听说城内有个郑板桥,人品不俗,书画也好,不知名实相符否?”郑板桥说:“在下就是郑板桥,为老先生写几幅如何?”老者大喜,赶忙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纸笔,于是郑板桥当面挥毫,立成数幅,最后老者说:“贱字‘昌义’请足下落个上款,也不枉你我今天一面之缘。”
郑板桥听了不由一怔,说道:“昌义是盐商王德仁的字,老先生怎么与他同号呢?”老者说:“我取名字的时候他还没有生呢,是他与我同字,不是我与他同字,而且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清者清,浊者浊,这有什么关系呢!”
郑板桥见他说得在理,而且谈吐不凡,于是为他落了上款,然后道谢告别而去。
第二天郑板桥一早起来,想起昨天吃狗肉的事,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叫一个仆人到盐商王德仁家去打听情况。仆人回来说,王德仁将郑板桥送的字画悬挂在中堂,正在发柬请客,准备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呢。
原来这个王德仁早就调查清楚了郑板桥的饮食起居,习惯爱好,以及他经常去的地方,并以重金聘请了一位老秀才,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等待,才抓到了这个机会,让郑板桥上了当。
-
《迎春花》咏迎春花 迎春花,迎接春天的花,报
-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
明·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这是
-
肺病不饮酒,眼昏不读书。端然无所作,身意闲有余。鸡栖篱落晚,雪映林木疏。幽独已云极,何必山中居。
-
汉·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如何准确的判断古诗词的意思,内容包括古诗词怎么去理解怎样才能准确的理解其意,怎样准确解读诗词,古诗词怎么去理解怎样才能准确的理解其意,有些诗词写。个人觉得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对诗人所在时代的背景,诗词创作的背景等等的一个长时间的积累。 另,有一篇个人觉得很有见解的文章。 ( )、从
-
刘季孙曾在饶州(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县)担任酒务,专门管辖制酒和酒业税收。他是一个很孤独高傲,并淡泊名利的人。作为管税收的官员,在那时应该是个肥缺,但是诗中则明确指出诗人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一种为官清廉的承诺。 燕子呢喃是轻细悦耳的
-
治国第一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 [1] 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 [2] 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 [3] 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 [4] 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
-
《蒙尘的天祠》 泰戈尔 你为何跪在闭户的天祠? 莫再诵经,苦修,祝告,膜拜! 躲在黑暗里你专心地 向谁秘密顶礼? 睁眼看看,神明已不在殿宇! 他去的地方,农夫在耕耘土地; 工人在毁石筑路,终年繁忙。
-
《乾隆皇帝·七情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喜万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