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集《艮第五十二》原文赏析与注解
艮第五十二
【题解】
艮卦为同卦相叠(艮下艮上)。艮为山,山为退隐之处,又有静止稳重之象,喻指人进而思退,明哲保身。所以,卦名曰艮。艮卦是震的综卦,下艮上艮,两艮相连,艮为山,逢两山相阻,故有止义。艮与咸卦一样,都是以人体为喻,说明男女及万物相互感应之事。但咸卦是阴阳调和,相互交感;而艮卦九三和上九两阳爻均分别处于艮卦之上,上不能进、下无所应,有静止之象。艮又为少男,两男相见,背靠着背,相互不能交感,如若“艮其背,不获其身”。以人体而言,人自身见不到的部位只有背,止于此恰到好处,止得彻底,犹如“行其庭,不见其人”,就不会产生非分之想,所以“吉”。
【原文】
艮:艮[1]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注释】
[1]艮(gèn):歇息,止息。
【译文】
艮卦:卸掉责任,挂笏隐退,朝列之中已看不到他的身影。在他的庭院中寻找,也没有找到。没有灾祸。
【解析】
做大事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应有自己的主见,该静止时就静止、该行动时就行动。
【原文】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2]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注释】
[2]止其所:在家休息。
【译文】
彖辞说:艮,就是静止如山的意思。时宜止就止、时宜行则行,行止不失其时,则其道光明。卸掉负荷,歇息其背;离官去职,居家休息。因为上下左右相与为敌,无法协同。连自身也无法保全,于是弃官远遁。所以,卦辞说“在他的庭院中寻找,也没有找到,没有灾祸”。
【解析】
根据自然或者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处境,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即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样就会保全自我,没有灾祸。
【原文】
象曰:兼[3]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注释】
[3]兼:同时具有。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为两艮卦相重,艮为山,可见艮卦之象是高山重立,渊深稳重。君子观此卦象,以此为戒,谋不逾位,明哲保身。
【解析】
当行即行、当止即止,动静不失时机,前途必然光明。
【原文】
初六:艮其趾[4],无咎,利永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注释】
[4]艮其趾:歇脚。
【译文】
初六:歇脚养息,自然无灾难,这是长期吉利的贞兆。象辞说:“歇脚养息”,远离不义,不失正道。
【解析】
初六在最下位,相当于脚趾。人在行动时,脚趾最先动。所以,脚趾停止,行动就在发生之前停止,不会失当,没有灾难。但初六属于阴爻柔弱,难以长久坚守正道。这一爻说明:停止应当在行动未开始之前,才不会失当。
【原文】
六二:艮其腓[5],不拯其随[6],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注释】
[5]腓:腿肚。
[6]拯:拯救,保护。随:通“隋”,垂肉。
【译文】
六二:停立不行,但腿部肌肉还是负伤,心里很不愉快。象辞说:“腿部肌肉还是负伤”,是因为其人固执己见,没有听取别人的意见。
【解析】
六二居中得正,以阴居下体之中,恰似人的腿肚子。上无所应,欲与初六一起承于九三之阳刚。可“初”已“艮其趾”,“不拯其随”,“二”也就只好“艮其腓”。趾不动,腓亦不能动,“其心不快”。这一爻说明:应止不止,勉强追随他人,结果注定不会愉快。
【原文】
九三:艮其限[7],列其夤[8],厉薰心。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注释】
[7]艮其限:卸肩护腰。
[8]夤(yín):夹脊肉。
【译文】
九三:卸掉重担,保护腰部,胁间肉却已裂开了,危厉熏染其心。象辞说:“卸掉重担,保护腰部”,危厉熏染其心。
【解析】
九三正当上下卦的界限,相当于腰,刚爻刚位,又不在中位,过分刚强偏激,横暴地停止在腰部,使腰不能屈伸。在迎接腰部的上方,是脊背的肌肉。九三横在四个阴爻的中间,形状就像背部的脊肉,由中央被左右分裂,也跟着不能活动。九三与上下、左右的人都不能和谐相处,以致上下叛离、左右决裂,当然危险。这一爻说明:停止不当,必定众叛亲离。
【原文】
六四:艮其身,无咎。象曰:“艮其身”,止诸躬[9]也。
【注释】
[9]止诸躬:止于其自身。
【译文】
六四:引退保身,没有灾祸。象辞说:“引退保身”,是说其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身的安危上。
【解析】
九三相当于腰,六四就是腰以上的身体部分。六四属于阴爻阴位得正,表示停止在应当停止的场所,能够自己控制,而不妄动,所以没有灾难。这一爻说明:应当把握时机,自我约束,适可而止。
【原文】
六五:艮其辅[10],言有序,悔亡。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注释】
[10]辅:嘴巴。
【译文】
六五:闭口少言,讲话有分寸,自然没有悔恨。象辞说。“闭口少言”,是因为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就像人坚守中正之道。
【解析】
六五在卦的上方,相当于人的颚的关节。六五不正,应当后悔。但因为得中,所以停止在颚的关节,说话中肯,条理分明,自然消除担心。换句话说,只要言语谨慎,即可避免后悔。这一爻说明:言语应当适可而止。
【原文】
上九:敦[11]艮,吉。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注释】
[11]敦:敦厚。
【译文】
上九:保护自己的脑袋,吉利。象辞说:“保护自己的脑袋”之所以吉利,是因为上九之爻为一卦之终爻,就像人秉守忠厚,必得善终。
【解析】
上九是重叠艮卦的最上方的阳爻,亦即止的终极,一切都到此为止,更要谨慎敦厚。人的操守到了晚年容易堕落,学业在进修接近终了时也容易荒废。所以,最后的坚持最重要,也最吉祥,这样才能止于至善。这一爻说明:要想止于至善,关键在于最后的不懈坚持。
-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
《(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文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师道类名言赏析《(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文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1]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3]。念去
-
(节自 《赵世家》) 赵王新立,太后用事 ① ,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 “必以长安君为质 ② ,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
-
长诗。艾青著。写于1938年4月。诗作以太阳象征中华民族在抗日烽火中的新生,抒写了主人公对太阳的种种感受,对光明和民主的热切向往和赞美。全诗共分九段:前三段写“我”期待黎明,并在黎明的欢欣中向自己所见
-
《毋为财货迷,毋为妻子蛊,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毋为财货迷,毋为妻子蛊,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吴麟徵《家诫要言》,迁善崇德类名
-
师逢吴兴守,相伴住禅扃。春雨同栽树,秋灯对讲经。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
-
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②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③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④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⑤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⑥遥怜上林雁,冰泮已回翔。⑦ 作品赏析①明海:即指彭蠡湖,唐人往往称湖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长沙过贾谊[1]宅刘长卿【原文】三年谪宦此栖迟[2],万古唯留楚客悲[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4],湘水无情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