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西方文学·荣格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西方文学·荣格

西方文学·荣格

瑞士著名精神病理学家、心理学家、西方文艺心理学神话原型批评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弗洛伊德、阿德勒同为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原为瑞士苏黎世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出版引起荣格极大兴趣,于是投入精神分析的研究。1910年被推选为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但在3年后召开的国际精神分析学讨论会上,因与弗洛伊德发生意见分歧,离开弗洛伊德,发展了自己的体系,并称之为分析心理学。

荣格早期是弗洛伊德学说的忠实信徒,后来在里比多 (无意识本能) 理论上与弗洛伊德产生分歧,他反对弗洛伊德片面夸大人的个体本能并将本能统统归结于性的作用。认为里比多并非只是性的愿望,而是个人全部生活的生活力,它通过成长、生殖和各种活动发泄出来,据此,认为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外倾性格和内倾性格,它们是本能的外在的和内在的表现形式。具有外倾性格的人倾向于外部有形的现实世界; 具有内倾性格的人趋向于内部思想和意向世界。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组成的。无意识又分两个层次,上一层是个人无意识,指那些被压抑、遗忘的或无意识中学得的各种经验; 下一层是集体无意识 (或称种族无意识),它包括本能和原型,是由人脑遗传下来的,这种集体无意识是每个人个人无意识和意识的基础。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具有四个领域: 感觉活动、情感活动、思维活动和直觉活动。他们受本能制约,每一种活动又都可分为内倾和外倾两个方面。这便是荣格心理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无意识心理学、心理类型。寻求灵魂中的现代人、记忆、梦、反省等著作中。

从这一理论为基础,荣格发表了分析心理学与诗的艺术、心理学与文学、美学中的心理类型、探索无意识等著作,着眼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动力,阐释了自己的文学心理观,关于审美过程中心理因素的理论,以及关于梦、象征和原型的理论,对西方人类学的研究和文学批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写于1930年的著名文艺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与文学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文艺观。

荣格把艺术创作方式分为心理学式和幻想式两种模式。认为心理学式艺术创作的任务只是整理外界,处理的是人生的教训、情绪的波动、热情的经验、命运的危险等,它只对意识的内容加以解释,并没有超出人们可以互相理解的范围。幻想式艺术创作产生的作品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理解之外,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对此,人们只有不断地揣摩,但这类作品无论如何深奥,总有一种人的本能要求实现于其中,尽管艺术家在创作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本能要求在无意识中将一些不能实现的本能要求实现在艺术创造这种替代性的满足中。因此认为幻想式的艺术作品都是人的一种不能实现的经验经过巧妙化妆后的外部表现。

荣格认为任何伟大艺术的根基都不是个人的经验,而是一种超越任何个人私情之上的更深刻、更动人的群体审美经验——集体无意识。这是作者贯穿始终的重要思想。他认为人的大脑在历史中不断进化,长期社会经验在人脑结构中留下了生理痕迹,形成各种无意识原型 (即原始的思维模式,对作品中这种模式的探寻被称为原型批评),它们不断地遗传下来便形成人人与生俱来的“集体无意识”,这是长期经验积淀所产生的对环境的固定反应。它在原始社会表现为“原始意象”,形成神话和宗教; 在各个时代则形成共同的时代和要求。因此,他认为艺术家具有双重身分,一方面,他是具有自己个人生活经验和精神个性的人; 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家的人,他又必须忠实地作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传达工具,必须代表整个人类共同的意愿来说话,只能是个集体的人,时代的代言人。就欣赏而言,艺术的根本作用也只在将每一个人头脑中隐藏的“集体无意识”唤醒,不朽的艺术都是在社会共同的无意识领域中取得强烈共鸣的结果。

荣格摆脱了弗洛伊德狭隘的、以性为核心的精神分析学的框架,将里比多赋予生命能量的新义,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心理学。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理论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其集体无意识理论虽具有较浓的唯心和神秘色彩,但指出了人类文化和心理的历史承传关系; 其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对于从宏观研究一个民族的心理和民族文学的关系很有借鉴意义。荣格将艺术创作完全视为一种无意识活动,固然有其局限,但认为无意识具有创造力,并以此解释作家不能说明作品这种现象,对于人们对无意识领域的重视和研究也很有启发价值。

猜你喜欢
  •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李商隐《随师东》赏析

    随师东李商隐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注释】

  • 《浪淘沙 云藏鹅湖山赏析》

    【注释】:又作章谦亨作鹅湖山在今江西省铅山县境内 。 作者于绍定(1228 — 1233)初年曾在此任县令 。这阙词大约写于此时。这阕词 ,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是它的构思。“云藏鹅湖山”本是极平常的自然现象,但出现在作者笔下,劈头就是“被谁偷了

  • 白居易《有感》全诗赏析

    绝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唯有衷肠断,应无续得期。

  • 陈子昂《月夜有怀》全诗赏析

    美人挟赵瑟。微月在西轩。寂寞夜何久。殷勤玉指繁。清光委衾枕。遥思属湘沅。空帘隔星汉。犹梦感精魂。

  • 子非《回归(外二首)》

    村口雪还是没有下来,树的手臂高举任凭西风,把死寂的日子割出一道道伤口,河流张开干瘪的嘴巴将一块块石头,艰难咀嚼、咽下枯草死死抓住河

  • 王若桐《月下随想》散文鉴赏

    在经历了奋笔疾书的晚自习和紧张的洗漱之后,宝贵的睡眠时间终于到了。然而我向来不是入睡快的人,躺在下铺,紧临窗户,总觉得今夜似乎有些

  • 哲理诗《白鸟之死》原文和鉴赏

    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 我就是 那一只 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 只等那羽箭破空而来 射入我早已碎裂的胸怀 你若是这世间唯一 唯一能伤我的射手 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 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 就好像是最后的一朵

  • 张九龄《秋夕望月》全诗赏析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同。

  • 古代名句“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注释与译文

    【名句】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注释与译文]笳,胡笳,古代军中号角。倚剑白云天,化用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句,意为长剑靠着蓝天,这里用以歌颂守边战士的高大形象。诗句描写了边疆的悲凉

  •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注释、译文和感悟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三十九》) 【译文】 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