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座右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李纲·座右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予名堂曰“求仁”,十二时中①,行住坐卧未尝须臾离也②,作座右铭以自警焉。其文曰:是心廓然③,无有边际。遍周法界④,同一真体⑤。强名曰“仁”,求之在己。不属中间,非内非外。一以贯之,万物皆备。视听言动,无须臾离,必在于是⑥。克己则见⑦,复礼则亲⑧,一日如斯⑨,天下归仁。迩之事父⑩,远之事君。扩而充之,以及斯民(11)。德被草木,信及鱼豚。本无别法,一视同仁。害以求生(12),成以杀身(13),得全于此,死生埃尘。不即不离(14),非妄非真。酌之不竭,用之不勤(15)。孰能体是(16),号曰能仁。颜氏之子,请事斯言(17)。勒铭座右,以代书绅(18)。【注释】①十二时:十二个时辰。②须臾:一会儿。③廓然:广大、空阔的样子。④法界:一译“达摩驮多”,佛教名词,种类的意思。谓诸法一一差别,各有分界,名为法界。⑤真体:真实的本体。⑥是:此。⑦克己:约束克制自己。⑧复礼:使言行符合于礼。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⑨斯:此。⑩迩:近。(11)斯:此。(12)害:指害仁。(13)成:指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4)不即不离:既不接近,也不疏远。(15)勤:穷尽。老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6)是:此。(17)斯:此。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回,颜渊名回。(18)书绅: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邢昺疏:“绅,大带也。子张以孔子之言书诸绅带,意其佩服无忽忘也。”【译文】我给自己的堂起名叫“求仁”,十二个时辰中,行住坐卧没有一会离开,作座右铭来自我警惕。其文说:这颗心广阔、空荡,没有边际。各种法界,有着同一真实的本体。勉强名为“仁”,追求它在自己。不属中间,也不属于内外。一以贯之,万物皆备于我。视听言动,没有一会离开,必在于此。克制自己则见仁,言行符合于礼则亲近仁,一旦能够这样,天下归仁。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国君。再加以扩充,可以施及人民。恩德施加到草木,诚信可施加到鱼、猪。本来没有别的法界,一视同仁。不要因为求生以害仁,要杀身以成仁,能够做到这一点,死生都轻如尘埃。不亲近,也不疏远,不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喝它不尽,用它不竭。谁能体会到这一点,就叫能做到“仁”。颜氏之子颜渊,就是这样做的。把这个铭文刻在座右,来代替写在衣带上。
-
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字文言古诗词,内容包括七字七句诗句大全,含有七字的古诗,四到七字的古文,说什么都可以霸气就行给好评。七字七句的诗句有:《歌》 王嘉金刀治世后遂苦。帝王昏乱天神怒。灾异屡见戒人主。三分二叛失州土。三王九江一在吴。馀悉稚小早少孤。一国二主天
-
元戏剧《马致远》鉴赏 《陈抟高卧》全名《西华
-
作者: 庄朝用 【原诗】:王杨卢骆当时体(1),轻薄为
-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
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代一个小小片断,以朴实无华、清新自然的笔调,自然平实、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从花生的平凡而有用,谈到做人的道理,富于哲理,反映了他身处旧社会的污泥浊流而洁身自好、不慕虚名的思想境界。
-
尊师重傅,使之朝夕纳诲,以辅圣德。|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尊师重傅,使之朝夕纳诲,以辅圣德。》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中峰炼金客,昨日游人间。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春云凑深水,秋雨悬空山。寂寂清溪上,空馀丹灶闲。
-
【生卒】:1926—【介绍】: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生于里尔郊区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家庭。曾在巴黎大学攻读哲学,1946年获哲学学士学位。
-
这是一幅清新、流丽、色彩淡雅的水墨画。词人通过层层点染,步步铺陈,描绘了夏日雨过天霁时水中莲叶荷花的美景。 词的上片通过首句点出所咏之物。 “红”既写荷花颜色之美,同时也写其开放之盛。“袅袅”则兼写外貌与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