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父亲》作品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父亲》作品解读

第四部分父亲

注解: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梁晓声是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他创作有北大荒知青题材系列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

小马哥: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介绍一本深受读者喜爱的献给父亲的书,那就是梁晓声的父亲。父亲这本书包括了父亲普通人我与儿子等,其中父亲获全国优秀小说奖,被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选作中文高级课本教材,同时也收录在我国的中学课本中。

安子:

梁晓声的父亲,是一位穿越过时代的艰难,养育了几个儿女,在最艰苦最困难的岁月中,靠一个人的肩膀,养活一家人的父亲。父亲没有文化,而且也看不起知识分子,只一味地相信自己的力气,相信依靠自己的力气干活劳作才能吃上饭,所以在父亲和儿子有很多的观念差异。但是其中体现的是儿子对父亲的理解、热爱,也体现了父亲的朴实和担当。

其实我们每个人,和我们的父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这样那样的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接受的教育不同,看到的世界不同,然而不管有多少矛盾,不管有多少冲突,我们都是亲人,血脉之情永远是不可磨灭的。父亲爱我们,我们也永远爱着我们的父亲。

梁晓声的父亲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他几乎把笔触全都集中在社会底层人群的身上,发掘他们平凡琐碎生活中的种种不平凡。这些人物并不只是令人同情的对象,他们有倔强的个性,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着人性的光辉。

父亲虽然一辈子贫穷,却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依靠自己的肩膀养活一家人,还再三嘱咐妻子要节俭再节俭,不要借债。他虽然穷,但是很善良;虽然没文化,但是很文明。他依靠自己的勤劳、朴实和热情,树立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成为一名走到哪里都值得尊重的劳动人民。这本书可以说哀而不伤,悲而不苦,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浪漫情怀。正是像父亲这样的劳动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他们如同岩层一样,一层一层地积累着,凝固着,坚实地奠定了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小马哥:

非常精彩,这是一本笔墨朴素的好书,一本让人感动的好书,书中的父亲虽然没有太多文化,却让人肃然起敬。

安子:

是的,通过作者的笔让我们看到了他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思绪,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生活和父子之间的情感。

语录:父亲,不再是从前那个身强力壮的父亲了,也不再是那个退休之年仍目光炯炯,精神矍铄的父亲了。父亲老了,他是完完全全的老了,生活将他彻底变成了一个老头子。——梁晓声父亲

猜你喜欢
  • 《院中独坐赏析》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何处它年寄此生”,来自于诗人凄楚的内心深处。他在经历

  • 《容斋随笔·周世宗》译文与赏析

    周世宗周世宗 【原文】 周世宗英毅雄杰[1],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2],震慑夷夏[3],可谓一时贤主,而享年不及四十,

  • 白居易《远师》全诗赏析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 郁达夫《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

  • 古籍名著《朱砂鱼谱》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朱砂鱼谱》是中国古代全面阐述金鱼方面的著作。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张谦德著。收入《美术丛书》 第1函第10辑。 张谦德生于明万历五年(1577),卒于崇祯十六年(1643)。字叔益。后改名丑,字

  • 古代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注释与译文

    【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注释与译文]春蚕只有到死的时候蚕丝才吐尽,蜡烛只有成灰的时候烛泪才淌干。比喻坚贞的爱情到死方休。现在引用这两句诗赋予新的含义,形容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有德行之人,素行节俭。|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德行之人,素行节俭。》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白居易《魏王堤》全诗赏析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 咏花诗词之《菊花》全诗原文鉴赏

    李梦阳 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 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 细开宜避世,独立每含情。 可道蓬蒿地,东篱万代名。 自古以来,写菊之作往往都是借物言志抒情之笔。而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所写《菊花》却另有平白清朴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