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江城子》古诗词鉴赏
作者: 魏惠明张淑敏
【原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1)。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2),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3)。小轩窗(4)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5)。料得年年肠断处(6),明月夜,短松冈。
【原诗作者】:苏轼
【导读入境】: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十九岁时与王弗结婚。王弗知书达理,对苏轼尊重热爱,夫妻感情笃厚。谁知,两人仅生活了十年,王弗因病突然去世,年仅二十七岁。事隔十年,苏轼对王弗的感情不减。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正在密州任太守。他经历了仕途的磨难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后,身心倍感疲惫、孤寂、凄凉之时,更加时时思念亡妻,于是写下了这首悼亡之词。
我的爱妻,你故去已十年了。生死的永别,阳界与阴界的阻隔,我们互相遥念可又各无消息。即使我强迫自己不再去想念你,可你的身影总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千里之外的亡妻啊,你的坟墓孤单单地兀立在荒郊野外。没人陪伴,一定很寂寞很凄凉。可你的凄凉又同谁去诉说呢?离开你之后这十年,我在人世间感受到的种种凄凉,当然也再无法同你诉说了。我因失去你,又在政治上屡遭排斥打击,痛苦已将我搞得风尘满面,两鬓斑白。即使我们相逢,你也一定认不出我来了。
就在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好梦。忽然回到了故乡,见到你正在小窗前梳妆打扮。我们终于又重逢了,可我们互相要倾诉千言万语,一时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四目相视,竟只有泪水串串了。料想年年岁岁,月明之夜,在那千里之外长着小松树的坟垄上,你也肯定会因为思念我而柔肠寸断的。
【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悼亡词,以词悼亡可说是苏轼首创。首先此词运用了分合顿挫、虚实结合的艺术方法来表达怀念之情。“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实是恩爱夫妻平时生活的生动写照。诗人抓住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一对青年夫妻相亲相爱的幸福生活。虚境中有实实在在的情感。
这首词的另一个特色就是纯用白描手法,语言自然平实又句句发自肺腑。比如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体会几乎人人都有,作者却用“不思量,自难忘”这平实的语言道出。所以,它千百年来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此外,作者未把内容仅仅局限在个人的私情上,而是通过悼念亡妻表现了他屡遭排斥打击、受尽折磨的痛苦,这又对当时的现实作了曲折的反映。
【思考题】:
本词中的哪些句子直接表达相思?哪些句子间接表达相思?哪些句子虚中有实?
-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
原题:蒿叟居沪报得曾孙赋记一诗适庸庵同年至出示和作亦次韵寄贺
-
[清]汪松春蚕不尽丝,辛苦年年织。试问绮罗人:机杼何曾织?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同情的笔
-
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富贵百年能几何,
-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
作者: 王慧才 【作家简介】西巫拉帕(1905—1974)原
-
平日本是一肚不合时的意思,是日陪郑至韦曲,却是更忍不得。不觉颓然放口,借花痛骂。试思花有何无赖?且何至家家无赖?先生自年老官卑,不蒙诸公之所齿录,因此恃老放颠,全不顾人耳目,纵笔遂作此二句十字。先生可
-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竹簟暑风招我老,玉堂花蕊为谁春。纤纤翠蔓诗催发,皎皎霜葩发斗新。只有来禽青李帖,他年留与学书人。
-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2〕。足下所治
-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第一百八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