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淇《春暮游小园》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春暮游小园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王淇,生卒年不详,字菉漪,宋人,与谢枋得有交,谢尝代其女作荐父青词,见叠山集卷十二。全宋诗录其诗二首,均来自千家诗。
春暮游小园以暮春花开放的顺序,写出了小园景色的变化。首句写梅花,作者回顾了梅花逐步凋谢的情况。“褪”字写出了梅花的颜色由深变浅的过程。“残妆”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人想到梅花盛开时如同化妆的年轻女子的脸蛋一样美丽。“一从”即自从。
次句写海棠。作者也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容海棠花的红色就好像刚刚用胭脂“涂抹”上去一般。
三句写酴醾。酴醾,蔷薇科,落叶灌木,初夏开花,花单生,大型,白色,重瓣。苏轼酴醾花菩萨泉诗说:“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也就是说轮到酴醾开花,春天的花就开完了。
末句写天棘。它那一根根嫩绿的丝条爬过长满青苔的围墙在风中招摇。“天棘”也称天门冬,百合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叶退化,由绿色线形叶状枝代替叶的功能。杜甫巳上人茅斋说:“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莓”,苔藓。“莓墙”,长满苔藓的墙。
这首诗写小园早春有梅花,仲春有海棠,暮春有酴醾,夏天还没有到来,天棘嫩绿的线状枝条已经探过墙头,它们都各领风骚,大自然总会随时给我们美的享受,关键是要有审美的眼睛去发现美。
-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诗题《节妇吟》,《全唐诗》作《节妇吟寄东
-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
-
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注释】山白:指月光照着山间,即指夜晚。欲:将要。结:凝结。得:得到。【大意】夜晚,月光洒满山
-
国学名句“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出处和解释
【名句】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语出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朝廷赏赐群臣的丝织品,都是贫苦妇女所织。是地方官鞭打她们的丈夫,到处搜刮,然后进献给了朝廷。四句诗无情
-
长安紫陌春归早。亸垂杨、染芳草。被啼莺语燕催清晓。正好梦、频惊觉。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
此诗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按此诗作年,王谱、詹谱、王增谱、安谱、郁本、安本作公元759年,黄谱、裴谱作公元760年)。诗人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至夜郎,中途获上赦宥。此诗是在他被赦免后所
-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鼓迎非祭
-
一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 ① :“吾闻庞氏之子不孝 ② ,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 ③ ,问庞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
-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出处】唐李白《 哭晁卿衡 》。 【意思】晁卿: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 唐朝开元五年(公元717年)随日 本第九次遣唐使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