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最爱这一口》孟晨露散文赏析
回家看望老人,总是为给老人买些什么而发愁。
一次给母亲说起此事,母亲总是说啥都不用买。我知道给老人钱最好,但总不能空着手吧。母亲见我为难,思忖了一下,说到:恁爹好吃肠子。
哦,原来父亲爱这个。肠子,就是我们永年的驴肉灌肠,主要选用精驴肉,剁成肉沫,加以绿豆粉芡、小磨香油、多味名贵佐料,用老汤调制成糊状,灌入驴肠衣内,扎成小捆,經高温蒸煮灭菌后,用果木熏制而成,是永年有名的特色小吃,大约起源于清朝末年,相传至今久盛不衰。
虽然身为永年人,但我从来没有吃过。一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穷,吃不起。二是因为长大后离开家乡。根本原因是舍不得吃这个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起的珍味佳肴。
想当年,身为生产队长的二叔,无论吃的、穿的、用的,都比一般人高档超前。每次去二叔家,总能看到那些只有城里人才使用的洋气货,茶叶、香烟、白酒自不必说,炕上的毛巾被、院里的自行车、身上的羽绒服,都让邻居们眼热。有次,二弟去二叔家玩,恰好遇到二叔全家围在一起吃东西,吃的正是驴肉灌肠。弟弟心酸地回忆,当时他只吃到了肠子皮儿。弟弟把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心里,从那个时候起,发誓将来一定要过上好日子,吃上自己买的驴肉灌肠。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吃了上顿愁下顿的苦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依然没有吃过永年驴肉灌肠,因为以我当时的工资,驴肉灌肠依然是稀缺和昂贵的。
现在,我知道了父亲爱吃这一口,是一定要给父亲带回去的。可是,去哪里买呢?一打听,最正宗的,应该是临洺关商务局老饭店大楼经销处。这个地方我有印象,尽管四十多年的飞速发展,这幢大楼依然立在原地微丝没动,依然用它的老字号招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食客。
我去的那一天,没到中午,窗口处竟然排起长队。好不容易轮到我时,我二话没说买了一整根装袋拎上了车。
父母亲都在家。父亲看到,笑得合不拢嘴。但紧接着说:“太多太多,哪能吃了这么多?切开,一块儿吃。”父亲指着我和爱人。
开饭了,父亲只吃了第一口,便问:“这是从临洺关老大楼那儿买的吧?就那儿地道,别的地方都不行。”爱做生意的父亲走南闯北,下饭馆子无数,对吃这一口,果然在行。
我也趁势和父母一块吃,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吃永年驴肉灌肠,一入口,一股鲜姜的味道布满味蕾,喷香碎软的驴肉易嚼酥烂,香而不腻。外面的肠衣,嚼起来,劲道而脆,完全是可以吃的。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啊!这驴肉灌肠真是好吃呀!心中暗暗佩服父亲,佩服父亲有品味!也暗暗祝福父亲身体健康,多些口福。
-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诗题属乐府琴曲歌辞。引是引唱或序奏之意,后为乐府诗的体裁之一。此诗写作时间不可确考,但从诗的感情内容而言,大概作于贬官朗州时期。 首句“何处
-
3月4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设前敌司令部并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的命令》
3月4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设前敌司令部并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的命令》 : 3月初,蒋介石调兵遣将,亲自督战,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于遵义和鸭溪地区。为加强红军的作战指挥,粉碎敌人的企图,3月4
-
宋·王辟之2翟院深,营丘伶人3,师李成山水4颇得其体。一日,府宴张乐5,院深击鼓为节,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①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② 。襟三江而带五湖 ③ ,控蛮荆而引瓯越 ④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⑤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⑥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⑦ 。台隍枕夷夏之
-
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上海暨南大学讲》全文、注释和赏析
我是不大出来讲演的;今天到此地来,不过因为说过了好几次,来讲一回也算了却一件事。我所以不出来讲演,一则没有什么意见可讲,二则刚才这位先生说过,在座的很多读过我的书,我更不能讲什么。书上的人大概比实物好
-
本篇题为“赠梁汾”,梁汾是词人顾贞观的号。据载,顾贞观读了纳兰性德这首词后,也写了一首《金缕曲》,题为“酬容若见赠”。
-
回报隐居山,莫忧山兴阑。求人颜色尽,知道性情宽。信谱弹琴误,缘崖劚药难。东皋亦自给,殊愧远相安。
-
左掖梨花丘为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丘为(703—798),嘉兴(今浙江市嘉兴)人,唐玄宗天宝二载(743)举进
-
《行所不逮,身所不体,心所不喻,偶然闻一师之言,见一物之机,遂自以为妙悟,小知以贼道.
《行所不逮,身所不体,心所不喻,偶然闻一师之言,见一物之机,遂自以为妙悟,小知以贼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