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二题》清辉散文赏析
古代教师的称谓
在我们这个有数千年文明和尊师传统的国度,从古代以来,关于老师的称谓有很多。
“教师”一词最早见于学记一文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古代人称“教师”为“师”是与军队有关的。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的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兴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那些贵族子弟在学校主要学习射箭、驾驭战车等军事技能,而后才是学习文化,因此西周初期的学校教师都是高级军官担任的,因其职名未变,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文官任教的逐渐多了起来,教师逐渐成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由于“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于是就有了“教师”的称谓。
“西席”一词源于称谓录卷八:“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面向东坐,设几。故师曰西席”。后来便称塾师为西席,西席又别称为西宾、讲席。柳宗元有诗写道:“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席”。“西席”成了我国历史上较早的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山长”之称源于荆相近事一文。五代十国时,蒋维东隐居衡岳,以讲学为生,受业者众多,时人尊称蒋维东为“山长”,自此以后,山中设立的书院的主讲老师都被称为“山长”。
“师长”也是古时对教师的尊称。韩非子·五蠹里写道:“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杨国先生全集卷三十九里有“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当反己自求,未可全责子弟也”。如今人们仍旧常常说“为人师长”,也是指的教师。
“老师”一词原是金元时代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曾写道:“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先生”的称谓原本为古时对老年教师的尊称。礼·曲礼中有:“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人言”。郑玄注解为:“先生,考人教学者”。管子·弟子职中有:“先生既息,各就其友”。但是到了今天,“先生”一词已发展成泛指对男士的尊称了。
妙评诸葛亮的数字联
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逝世以后,人们在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纪念。历代的文人墨客来此凭吊时,题刻下了一副副对联,在众多的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联中,读来深感独具匠心。
南阳的武侯祠有一副著名对联是这样写的: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对联的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成都的武侯祠里也有一副对联,高度赞颂了诸葛亮在蜀中的功績: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还有一副赞扬诸葛亮的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此联仅用了短短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才高智绝。“两表”是指诸葛亮入蜀为相后所作的前后出师表,“一对”是指诸葛亮当年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该文中诸葛亮曾有过“天下三分”的预言。
-
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别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别人。
-
作者: 崔曙庭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
-
《 赠别二首其一 》 .[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 ①娉娉(ping ping):形容美好的容貌。袅袅:形容体态美好。②豆蔻:多年生草
-
少年多病怯杯觞,老去方知此味长。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
作者: 曹增渝
-
【391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法律出版社,2 5万字,2018年9月第1版,6元)△共3篇11章142条。○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
-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表现手法豆丁网,内容包括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古诗中的常用表现手法,中国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
-
【名句】春风故人夜,又醉白蘋洲。 春风良夜,与故人把臂,同饮于白蘋洲。写出了与故人重逢同饮时的喜悦心情。 唐张祜《江南逢故人》 诗: “河洛多尘事,江山半旧游。春风故人夜,又醉白蘋洲。” ( 《全唐诗
-
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风飞绰绰。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市南曲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