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的故事
【4247】圣经的故事
(〔美〕房龙著,邓嘉宛译,浙江文艺出版社,37万字,2016年1月第1版,58元)
29部分:[1]文学遗产;[2]创世之说;[3]拓荒先驱;[4]继续西行;[5]安家埃及;[6]逃离奴役;[7]旷野漂流;[8]找寻新牧场;[9]征服迦南;[10]路得的故事;[11]犹太王国;[12]内战;[13]先知的警告;[14]亡国和流亡;[15]归回家园;[16]其他各类书卷;[17]希腊人的到来;[18]希腊的行省:犹大;[19]革命与独立;[20]耶稣的降生;[21]施洗约翰;[22]耶稣的童年;[23]门徒;[24]新导师;[25]宿敌;[26]耶稣之死;[27]信念的力量;[28]信念的胜利;[29]教会的建立。
哥林多前书: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无止息。
旧约是一本犹太民族的剪贴簿,它包含了历史书、传说、家谱、情诗和赞美诗。
说起耶稣,他住在一个名叫拿撒勒的小村子,在一群朴实的农民和手艺人当中长大。他学会了木匠的活计,但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他观看世界,发现世间充满了残酷与不公。他离开了父母和兄弟姐妹,去宣讲那些他在心中奉为真理的事。
他从一座村子游历到另一座村子。他与三教九流的人交谈。男女老少都来了,热切地聆听关于善念、仁慈与爱的新说法。他们称呼耶稣为主,做他忠实的门徒,无论他去往何处他们都跟从。
不久之后,另一位名叫彼得的使徒也来到罗马,去探望台伯河畔基督徒聚居的小小区域。罗马的几任皇帝因为害怕这个新兴宗教团体的影响力,多次下令屠杀基督徒,彼得本人在一次大屠杀中遇害。但是,教会毫无困难地从这些攻击中存活下来。三个世纪后,当罗马不再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时,罗马的基督教主教们却使该城成为整个世界的属灵中心。
-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陶渊明于秋天的诗常常是豁达的,独在此诗中的秋天显得格外凄凉肃杀,细究其原委,也能略知其一二。陶渊明此次参加王弘的宴请时本来就面色苍白,身体虚弱,席间又婉拒王弘以名贵药材相赠的好意。强支
-
古文观止·苏辙·黄州快哉亭记① 江出西陵②,
-
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轼 今年春浅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
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原诗今译】 梅子熟透了呀天天都放晴, 船到小溪尽头改换山路行。 片片绿阴不比来时路上少, 偶然还能听到黄鹂四五声。 【鉴赏
-
云萝姑娘 这时候只有八点多钟,园里的清道夫才扫完马路。两三个采鸡头米的工人,已经驾起小船,荡向河中去了。天上停着几朵稀薄的白云,
-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这首诗写长江峡口送别友人,当是在剑南节度使韦皋幕中任职时所作。 首句入手擒题,点明送别的地点、景物和季节。诗人峡口送友,见落
-
李商隐《题小柏》 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物言志,借小柏写
-
名言: 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 句意: 读书是为了探究事物的道理, 是着眼于应用的。 出处: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
我们到南京时是一个风沙蔽天的日子,下关车站破烂得使人黯然。站外停着许多出租汽车,我们坐了其中的一部进城去。原想借这冒牌的华胄的风姿可以有点方便,不料车到挹江门时仍得下车接受检查。这职务是由宪兵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