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没》作品分析
长篇小说,日本幻想戏作派作家小松左京*著,发表于1973年。这部作品作者共花了九年时间才写成。据考证,日本岛原来与大陆相连,因逐渐东移而变成岛国,现在仍然在东移,但日本岛东面的太平洋底是一条很深的海沟。作者根据这一现象,采用幻想的手法而虚构出这一作品。书中写道,日本列岛发生了一次人类史上罕见的大地震,尔后全国各地不断发生余震、海啸、火山爆发等。有关的科学家发现日本列岛正在下沉,一年后日本这个岛国将要从地球上消失。因此,国内陷入了一片惶恐,政府分别向中国、美国等世界各个国家求援,准备把一亿多日本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对此,日本各阶层人物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反映和意见。这种以地震为主线的小说,对于吃尽地震苦头的日本人来说很有实感。所以,这部小说曾一度风靡日本。本来是一部科学幻想作品,许多人甚至产生了恐慌心理。它问世不久就被搬上银幕,深受欢迎。作品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国家意味着什么,一旦失去国家这个民族将会怎样;二是当人类濒于灭亡时,也就是生活的重新开始,即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重新认识生存意义和人类的文明。
-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 ① 也,道而弗牵 ② ,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③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礼记·学记》
-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为并州剌史到壶关上表》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为并州剌史到壶关上表》原文鉴赏
-
郡楼乘晓上,尽日不能回。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
-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
【析】 如果说一个作家不重复别人还较容易做到的话,那么,任何时候都不重复自己就相当困难了。这对作家的思想、生活和艺术才华,是一个全面的考验。鲁迅就是一位任何时候都不重复自己,篇篇都有艺术创新的伟大文学
-
【注释】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一鼓:擂第一通鼓,战斗开始。 再:两次。擂第二通鼓。 竭:
-
作者: 苏轼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1),夜
-
蟾宫曲·送春 贯云石 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夏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夏的古诗词,带夏字的古诗词,带夏的古诗词。唐 高骈 《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 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
-
【注释】 选自《墨子·非攻中》引古谚。 镜:鉴察。 【赏析】 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反对凭借武力侵占别国的土地、掠夺别国的财物。斥责攻城略地的战争是坏事,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最终还会害了自己。针对当时兵